曹聚仁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7月23日是父亲曹聚仁逝世30周年忌日,在这个时候,上海辞书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浮过了生命海》正好送到了我的书桌上。
说是“重新出版”,是因为父亲生前在香港就将这本书交付他的朋友车载青先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在海外出版过,所以这次虽是在内地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却并不是初版。但在出版过程中,我和编辑杨柏伟先生整理出了书中反映的那段时期里父亲给母亲的家书,一并收在书后,使内地的读者更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和所处的环境,可以说这是对书中内容的一个补充,也让读者多一个解读的角度。
该书是父亲写于1967年的一本书,记述了67岁的他在香港患胆囊炎,住院治疗、开刀及痊愈的经过。写下了他在医院的所见、所闻、所感。父亲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也使他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种职业性的关心和敏感,即使是在自己病危时和极度虚弱的时候,他还是在观察、思考和写作。而且,他从对周围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病人的观察,从对自身疾病的体验,很自然地,他思考着生与死,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尤其在那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重病住院期间,父亲对生命的意义做的反思,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做的剖析,都在他的这本小书里有所反映。父亲承认,他的思考曾受到虚无主义的影响,在他坎坷的一生中,不止一次浮过生命海,对生死的思考早在年轻时就开始了。书中的《扉语——达“生死”》,是他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一名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所做的思考,他把这篇文章收入这本晚年所出的书中,也是他对自己思想发展的一个梳理吧。尽管我从书里父亲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描述中,看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奈与悲观,但也感觉到透出的一股积极而强烈的生的愿望。
《浮过了生命海》可说是父亲晚年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三联书店也出版了曹聚仁的另两本著作,一本是他早年在上海自集的《文思》;另一本则是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新闻工作者从香港回内地采访时的所见所感。后者当年曾在香港出版,共三集,名为《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现作了精选后,合成一集,仍以《北行小语》为名。《文思》、《北行小语》和《浮过了生命海》正好是作者青年、中年、晚年三个时期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几十年思想发展的脉络。我想,今天一起出版还是有些价值的。
一些人打着“研究会”之类的名义,借研究曹聚仁之名行沽名钓誉之实。作为曹聚仁的后辈,我们只想尽自己的能力将父亲留下的文字加以整理出版,让它们与读者和真正的研究者见面。我们认为父亲的著作是宝贵的史料,保护好这份史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