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一袭蓝衫,依旧是气定神闲的模样。当大病初愈的季羡林先生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庆贺季先生92华诞暨人文教育主题茶话会10月12日在北大勺园举行。据说,今年8月,季先生生日的前一天,门前干涸了很久的池塘中,季先生亲手种植的、曾被周一良教授称为“季荷”的满塘荷花,清晨竟然全部开放。人们都说,这是先生的精气神所致。
人文教育是季先生一贯关心的,所以今天的庆贺会加入了人文教育的主题。周汝昌教授首先以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先生祝寿。他说,菊花可以延年益寿,是最祥瑞的东西;我们为人祝寿时常说“寿比南山”。周老希望能有学术团体经常创造些机会,“让我们几个老书生见见面,同时也让人文科学在社会上更受重视。”
杨叔子是到会的唯一一位中科院院士、教育部人文教育委员会主任,目前正在北大蹲点。他回忆了季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一是爱国,二是有骨气。他说,季先生对我国人文教育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感激!
金开诚教授是带病前来为季先生祝寿的。前不久听说季先生急诊住院他很担心。当看到已经摆脱了病魔的季先生脸色红润,精神矍铄,金教授非常高兴。他说,什么叫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要把人教育成文明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有荣辱感。季先生并不为自己追求什么荣誉,但他以自己的言行、成就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来给季先生祝寿的还有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他说,任何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商场不是战场。战场你死我活,商场“和解就是双赢”。今天是对手,明天就可能是合作伙伴。汉民族是个宽容的民族,当你看到“和解就是双赢”的局面时,你就会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和解就是双赢”,经济学领域这么说,其他很多领域也可以这么说。
叶朗教授的发言满怀深情:加强人文教育就要在大学营造一种氛围。北大之所以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就是因为有季先生这样一批大师。他们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北大的学生。
郭预衡教授认为,现在一些人文教育的文章太深奥,让人看不懂。如果能像季先生那样实实在在做人,朴朴实实做学问,写出一些平易近人的文章来就好了。
本来,侯仁之、张岱年、林庚三位老先生也要来祝寿,季老连忙定下一条原则:比他年纪大的都不许来。结果,三老都捎来了贺信。
在庆贺会临近结束时,陈祖芬女士代表大家向季先生献上一束盛开的鲜花。季先生感谢大家的鼓励,并介绍了他近期将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他说,将来人文科学的发展,必定是西方的分析加东方的综合,这就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