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由总部拟定的重点书目《无人化战争》近期问世。替代专家完成其中第三部分撰写任务的,是第二炮兵士兵学者王圣良。这位第二炮兵某旅装备修理所士官从生物战、信息战、纳米战,写到机器人战争和反恐怖作战,仅用3个月就将长达5万多字的书稿脱手,并一路“绿灯”通过审定,决非偶然。
盛夏,第二炮兵某基地机关举行高科技知识讲座。台下既有机关参谋干事,也有金星缀肩的将军。年仅28岁的王圣良自信地走上讲台,就“军事理论与战略思维”问题侃侃而谈。他运用大量中、外军资料,对我军军事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他的渊博学识和超前军事理论观点,引起阵阵赞叹和掌声。讲座结束时,基地政治部冯主任称赞道:“一个战士有这么高的学问,了不起啊!我们不仅要从王圣良身上学到知识,更要学他这种想大事、谋‘打赢’的钻研精神。”
在过去的几年间,王圣良经常在部队登台讲解军事科技理论、世界军事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二炮一颗冉冉升起的战士新星。
生于山东泰山脚下的王圣良,小时候总爱依偎在爷爷怀里,听诸葛用兵等故事。上学后,读军事书刊成为他一大嗜好。对世界军事的关注,使他不时生出些许“奇思妙想”。1993年底,王圣良实现当兵梦想,研究军事理论成为他的执著追求。他说:“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在谋打赢上责任同样重大。”
无数个星期天,王圣良遨游于古今中外军事书海,从《孙子兵法》、《中国历代大战略》、《中外指挥艺术比较》,到《新论联合作战》、《高技术战争与现代军事哲学》、《下一场战争》……并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仅购书,就花去他万余元的积蓄。
此外,王圣良还剪贴了7大本共计300多万字的有关军事资料,记下50多万字的学习札记。历经数年的“理论钻探”使他眼界大开。王圣良锐利的目光,时刻注视着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
王圣良“车、刨、铣、钻”样样精通,是专业技术“大拿”;业余研究军事理论,又是闯关夺隘的先锋。为此,所领导千方百计为他提供便利条件。星期天、节假日,特批他外出购书和查阅资料。旅长谈建明、政委周建波等领导经常热情鼓励他,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基地首长每次到旅里检查工作,都要抽出时间看望王圣良;当发现他那厚厚的书稿全靠手工抄写时,基地首长当即特批为他配置一台电脑。
士兵的目光同样可以穿越世界!王圣良通过研究“二战”以来的著名战例,尤其是几场现代局部战争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得出启示:作战理论是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作战理论先进与否取决于军事战略思维是否超前。他就现代军事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同将军交流切磋。
2000年岁末,王圣良利用休假机会,将他花费一年多心血完成的一部书稿《2015年中国国防构想》带到北京,请一位著名军事理论家把关指导。专家看完书稿,高兴地约见王圣良,称书稿起点高,立意新,逻辑性强,难能可贵。这位军事理论家很快将书稿推荐给军事科学院的权威人士,并赞叹道:“位卑思打赢,小兵谋大略,此乃我军之幸事!”
去年4月17日,解放军报“军事论坛”栏发表了王圣良的文章《辩证地看待“物理极限”》。其“编者按”这样写道:“请大家读一读这篇由一名年轻士官撰写的文章。文章论理清晰,很有读头,提出一个值得我们理论专家重新思考的问题。”仅去年以来,王圣良在军内报刊发表颇有见地的军事理论研究文章就达30多篇。
鉴于王圣良取得的军事理论研究丰硕成果,去年底旅党委为他荣记二等功。有关部门还在部队局域网上为王圣良建立网页,开设“论坛”,以发挥其“酵母”作用,培养更多的学者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