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贴的课程表让这座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乡村学校有些与众不同。
初中有四个年级而不是三个,课程表上,与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并列的还有一门课叫劳技。今年,初中一年级劳技是种植,二年级是养殖,三、四年级是汽车摩托车维修。
另一张课程表显示,从周一到周五的晚上,课程有文化课、林果、蔬菜、缝纫、鞋帽加工,那是为村里的成年人开设的。
这座学校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柳林县庄上镇的前元庄村,那是黄土高原深处的一个群岭环绕的小村庄,全村有195户人家、700余口人。村子与县城只有7.5公里,但山路崎岖不平,越野吉普车也要跑上近一个小时。
三十年前,村子就建起了学校,而自1983年起,村里和学校围绕怎样把教育和脱贫结合起来,拓宽毕业学生的出路开始了一系列尝试。后来,他们把学校改名为“前元庄实验学校”。
“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但人才从哪里来呢?”前元庄村的这场教育“实验”就是源自村支部书记康梦雄十几年前对脱贫之路的思考。
康梦雄曾走出过山坳并受过高等教育。十几年前,他突然意识到,老师是农村最有文化的群体,乡村学校是生产人才的地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发挥出来,战胜贫困就充满了希望。从学校着手,可以带动全村发展。
改造学校,村里缺少场地和资金,康梦雄就打起了戏台和龙王庙的主意。戏台和庙原本也作教室用,但年久失修,学生上课时抬头就见天,不如拆下砖瓦修建新教室。1983年拆庙时,本村人不敢动手,康梦雄就请来了邻村的人。
在地区教委的指导下,学校着手制定农村教育为农村服务的教学改革方案。方案还借鉴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提出要为农村培养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精神的人。方案一实施,学校就热闹起来。学生中多了挽着裤腿的中年汉子和扎着围裙的妇女,老师中增加了地县农科所的专家、农业技术员、缝纫师、理发师,教室和操场不远处新建了配合教学的示范果园、养猪场、蔬菜园。白天教室里书声琅琅,夜晚也是灯火通明。
前元庄人至今还记得,实验学校正式成立的那一年买了200棵葡萄苗,还请来了技术员。技术员讲完课后,学校给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人发了一棵苗,并明确提出,这棵葡萄的种植情况和语文、数学一样算成绩,不及格不能毕业。放学后,孩子们宝贝似地把幼苗拿回家种在了院子里,每天一放学就浇水,一有空就观察。
讲授葡萄栽种技术的张福爱老师说,葡萄长孩子也长,他们直观地理解了植物根、茎、叶、果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植物生长过程,有的还学会了剪枝、嫁接。
十多年前的小学生种下的葡萄年年开花结果直到今天,那群孩子是最早在前元庄的土地上种活了葡萄的人,对这片土地的希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了。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锻炼学生谋生的技能,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思路。
学前班的课堂是田间地头,老师带他们认识各种农作物,看树上结的苹果,扒土里长的山药蛋。康梦雄说,这样做是让孩子从小产生一种印象:自己的家乡种什么都能长,是个好地方。
小学和初中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动手能力,传授种瓜菜果、养鸡、养猪等技术。这样做是让学生逐渐从思想上意识到,即便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自己也不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对成人开办夜校,传授文化课、实用农业技术和家庭生活常识,还兼顾扫盲。今年51岁的康榆生几年前从成人班里学到栽培技术后,在自己的责任田和承包的荒山上栽种了几百棵枣树、核桃树、梨树。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咱不敢说多富,反正不缺钱花。”
实验学校把初中设为四年,这样除了完成国家三年制的教学计划外,可以多开设一些劳动技能课,最多时,劳技课程可占到20%。
镇里一位干部说,实际上,对于农村,特别是像吕梁山区这样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能考上大学的是少数,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要另谋出路,所以选择新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初二级学生张全宏和任喜平对记者说,他们喜欢上养猪课,可以多掌握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负责讲授养殖课程的康继兴老师说:“学生对这门课很有兴趣,一是因为它可以起到对紧张学习的调剂作用,二是不少学生确实想通过这个课堂为以后多准备一些出路。”他的学生康含骊高考落榜后,就回家乡办起了养鸡场,曾经年销售生鸡3000多只,收入1万元左右。
据学校教导处统计,十几年来,前元庄普及了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共毕业445名学生,每人都接受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的培训。其中107人后来考上了大中专院校,其他学生中学毕业后有的在家乡搞起了种植、养殖,有的通过进一步学习成了农业技术员、电工、推土机司机、乡村医生,还有些到城市和附近的厂矿打工……
庄上镇党委副书记冯永雄说,富裕的地方可以开办专门的技校,但对贫困地区来说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上增加一些劳技课来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比较切合我们实际的方式。
近几年,前元庄实验学校的中考、统考成绩都名列县乡同类学校前茅,村里16岁到45岁的村民中,初中文化程度达到63%以上,其中25岁以下全部达到了初中文化程度,全村人均收入从1987年的320元增加到去年的1700多元。
村民康丑小曾对计划生育政策想不通,康启明老师就借一次次家访的机会,给他们算经济账,讲科学道理,最后夫妇俩心悦诚服地放弃了再生一胎的想法。而在此之前,村干部做工作连家门都难进。
在前元庄村,老师在传道授业之余走出学校,成了联系群众的工作队。这是“教师联系户制度”发挥的作用。
联系户制度要求老师到村民家里不仅是家访,还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有时还要做一些思想工作。农民有问题也可以找联系的老师帮忙。康梦雄说:“有了联系户制度后,村支部、村委会一些不好开展的工作,通过老师出面常常使问题迎刃而解。村中许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是一个老师,老师说话容易让他们接受。”
前元庄实验学校现在有31位老师,每人固定联系着6个家庭。村里的养鸡专业户康虎平说,在联系户老师康启明的帮助和鼓励下,他才走上了致富路。老师是咱农民的贴心人、主心骨、技术顾问。
为了发挥教师的作用,1987年以来,前元庄还尝试让学校的每一任校长在村支部或村委会里任副职,至今已经历五任校长。同时,村里还成立教育委员会,支部书记当主任。村支部、村委会和老师们常一起开会研究村里的大事。老师们就像一个“智囊团”,既为学校发展争取条件,也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在实践中,这些做法逐渐形成了前元庄“村校合一”的特色办学体制。村里的大事小情和老师关系密切,不知不觉中,以老师为代表的知识的力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乡亲们摆脱贫困的信心被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