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前考察了中国气象局,并与副司级以上干部、部分院士、专家及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他要求,全国气象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把我国气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一同参加了考察和座谈。
朱镕基一行先后参观了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看望和慰问中国气象局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朱镕基考察了气象卫星运控中心,观看了我国今年刚发射并已交付使用的第四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的接收云图。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会商室,朱镕基了解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并通过国家气象中心信息网络系统的可视电视系统,与江西、湖南等地的气象职工亲切交谈。在国家气象中心计算机房,朱镕基参观了我国产神威I号和银河Ⅲ号计算机,详细询问了计算机的性能参数及计算机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发挥的作用。
在座谈中,朱镕基对近几年我国气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气象工作者表示问候。他说,全国有二千六百多个气象台站,五万多名气象职工,不少同志常年工作在高山、海岛、严寒、荒原、沙漠等地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气象监测预报体系,形成了包括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农业等专业气象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等服务手段,增强和提高了气象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拓宽了气象服务领域,在防灾减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镕基强调,要继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绝不能放松。他说,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中国气象局时就指出,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工作要始终抓住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这些指示非常重要。最近几年,我们实施了一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和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等。这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提高了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了初步效益。气象部门是高科技部门。气象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同时也会促进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继续加强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工作的科技含量,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利用高新技术,增强气象服务的科学手段,推动我国气象工作更上一层楼。
朱镕基强调,气象现代化建设,要重视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气象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全面提高气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气象工作者要注意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基础科学和社会公益性科研部门要通过改革,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人才真正成长起来。要把优秀人才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应有的待遇。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领导机关,要进一步关心基层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在谈到气候变化问题时,朱镕基说,气候变化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渐明显。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也在座谈会上讲了话。他强调,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气象工作应该拥有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气象台站,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要提高卫星的研制和保障能力,提高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研制和应用水平,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分布在基层的野外气象台站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一定要把气象台站建设好。
座谈会由王忠禹主持。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作了工作汇报。
陪同朱镕基考察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徐冠华、杜青林、马凯、刘江、解振华、翟浩辉、尹成杰、李伟、王曙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