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创了学校各项工作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学校朝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方向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经过调查研究,着眼于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厦门大学提出了促进学校全面迈上新台阶的“发展构想”,获得广泛共识。在理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是硬道理”、“出路在改革,关键是人才”等四点共识。特别是该校从学科建设入手,狠抓教学质量,凭借教育部和福建省、厦门市共建厦门大学和“211工程”一期建设的契机,开创了“教学科研并重,文理两翼齐飞”的新局面,使学校“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厦门大学以创新的精神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面对新时期高等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党委审时度势,从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入手,丰富和发展教育生产力,用创新的思维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委十分重视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坚持两周一次的学习不打折扣,学理论、学政策、学科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委员会关于党的总支部工作的暂行规定》,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制订了干部任期考核制和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轮岗交流制度;大力推行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修订了《厦门大学机关部处工作职责》,制订了《厦门大学机关办事指南》;成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人才工程”,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创造了引得进、留得住高层次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加大后勤改革力度,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展校园综合整治,维护校园的秩序和安全。这一切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带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厦门大学从党的事业、民族复兴的高度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如今的厦门大学不但具有令人称羡的美丽、有序、安全的一流校园,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软硬件设施,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和管理队伍,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厦门大学办学81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一代又一代厦大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抗战时内迁闽西长汀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被誉为独特的“厦大精神”。这“四种精神”成为一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科书,激励着师生。优良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有效维护了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