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认识发展的一种特征和规律。从认识论角度讲,“与时俱进”就是与不断更替的时空俱进,与发展中的时代俱进,它是人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既显现在人类个体的认识与实践中,也显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是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辩证法。“与时俱进”显示了人的实践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俱进”和飞跃,显示了实践与认识在不同阶段的“突变”与质变。它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和统一。我们研究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应把侧重点放在把握与时俱进的认识论本质上,用与时俱进的实践观指导实际工作。当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观,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解放思想就是要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发展观。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就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2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想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我们的实践,我们的认识每一次大的飞跃,都是首先从思想解放这个“俱进”开始的。当然,按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践观,这种思想解放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下一次思想解放的起点,江泽民同志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当前,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内容,特别要克服小富则安,贪图享乐、四平八稳、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要在思想观念上继续实现一系列转变,在思想解放上达到新的广度、深度,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各方面的新变化,把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阶段,以实际行动迎接“十六大”的召开。
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回答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看作是书斋里的学问。他们总是要求理论必须从书本上,从课堂上走出来,走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努力回答现实生活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号召群众、武装群众、指导群众的同时获得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科学认识世界并正确驾驭时代发展的关键。当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与时俱进的实践观,把着眼点放在理论对实际问题的指导和解决上。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把握住理论指导实际的“俱进”过程。“俱进”意味着理论应用于实践,在理论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实现精神向物质的转化,接受实践的检验,又在实践中获得丰富和发展;二是把握住理论指导实际的“与时”过程,“与时”就是与时代、与群众、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一些老大难问题,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另一方面要抓住带根本性的、方向性的问题,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只有把“与时”与“俱进”二者的辩证关系把握好了,才能实现理论对实际真正意义的指导作用,理论也才能真正实现与实际的结合。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观,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邓小平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我们已经踏入了21世纪的大门,我们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我们已经融入世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高技术生产为支柱,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为后盾的经济形态。这种知识密集的新经济形态,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对人类历史进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呼唤创新的理论,呼唤创新的才智,尤其需要一大批创新的人才。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时代要求,与这个时代为伍,积极地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