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思想。认真学习实践江总书记教育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是先导。而确立与时俱进的,与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则是观念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我们应当把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放在教育创新的基础性地位来认识。我体会,高等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就应当在这样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注重塑造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和个性。世界高等教育历史经验表明,具有良好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对创新人才乃至大师级人才的脱颖而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育人”是大学的主旋律,而人是有思维,有感情,有个性,有丰富思想的。但是,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被动的“灌输”对象来进行培养的,往往过多地强调其接受性而忽略其能动性。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极易因袭某种特定的、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因此,超越传统“育人”理念,实质上就是要在“育人”过程中,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为归宿点,一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对生存状态、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怀疑批判、探索创新的权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思维,把学生头脑作为开发对象而不是“灌输”对象来进行教育培养,鼓励他们超脱奔放、神思方运、不落旧俗、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敢于向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挑战,这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创新所追求的“育人”境界。
第二,应当树立“创新型”和“研究型”的观念。“创新型”和“研究型”的人才培养观,应当如同“意识流”一样畅流在教学的全过程而非其中的某个环节。在这种“育人”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应当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材方面,不能是五年甚至十年不变的所谓通用教材,而是能够及时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发展方向的教材,并且教材的编写应当以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有助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应当强调启发式、讨论式、交流式和课题研究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单向传动”向“双方互动”的转变。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要特别重视把人才培养与科学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把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通过创新性的科研,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并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考试制度上,应摒弃传统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建立旨在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新型考试模式。要在考试方式和内容上,真正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既要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状况,更要考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研究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对考试分数的认识还应当具有全新的观念,一个学生在考试分数上可能差一点,但在其他能力方面却很可能是优秀的,他在某一个方面可能缺乏创造性和研究能力,但他在另一个方面却可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研究能力,这就是说,在素质教育和创新型研究型“育人”理念视野下的考试模式,教师的职责是通过考试,去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长处和特点,并通过教育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考试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成为教师发现学生亮点和学生施展自己创造力、想像力的机会。
第三,应当在强调专业特点的同时,树立宽基础、宽专业的观念。在传统的“育人”理念支配下,专业界限森严,对学生选择专业的限制非常严格。学生从高考选择其志愿开始,基本上就决定了他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有二:一是限制了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专业进行再次选择的权力,而学生高考时的选择由于高考成绩的局限或知识积累的局限,往往是不成熟的;二是过早进行狭窄精细的专业学习,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在这方面,不少国际一流的大学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哈佛大学,系统的专业学习都是大学二年级以后的任务。学生入学前两年主要进行基础性学习,两年后,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专业选择。并且,在哈佛大学基本上不存在转修专业的限制问题,甚至文科专业转修理、工、医等专业的现象都十分普遍。哈佛大学这种培养模式的合理之处在于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广博的基础知识训练的基础上,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理性地、自由地进行专业探索与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充分的机会。这种宽基础、宽专业的方式,显然对创新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第四,应当树立文、理、工、医、农等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互补中进行学科建设的理念。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表明,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不断交叉、相互交融、相互推动和促进的情况日益普遍,并正成为科学与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交叉、融合、渗透中产生的新学科、新领域,往往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是最能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科学与文化自身发展趋势的角度,还是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都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以全新的视角进行学科调整和重组,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和运行机制,促进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的深层次交流、互动,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学科支撑。
第五,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还应有强烈的“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对世界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基于这种观念,高等教育应当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一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大国际知识、国际理解、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知识比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二是加强外语教学,专业课也要尽可能地实行双语教学,为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教材,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国外最新科学技术和教学成果,保持与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同步前进,使学生尽快达到学科前沿;四是不断扩大与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和合作办学规模,建立稳定的、多层次、多学科、具有相当规模的合作办学基地,并形成良性的交流运行机制;五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的合作研究,促使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精神、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作者系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