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五岁

2002-11-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范又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整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1.40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这不但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治疗水平的提高。说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余年这方面的发展进步,医学专家们感触良多。

疾病防控投入不断加大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戴志澄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疾病防治取得很多了不起的进步与成就。首先是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专款每年最多3000万元人民币,90年代后期增加到五六千万元,现在每年是3亿元;1991年我国华东地区发生水灾后,防病方面的投入是500万元,1994年中南五省水灾后,上升为1000万元,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后,猛增到几亿元;我国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1997年以前每年是500万元,1997年以后增加到1500万元,现在已增至1亿元。我认为这不单单是钱给得多了,更反映出公共卫生问题受重视的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广泛。20世纪80年代初,在已故麻风病防治专家马海德博士努力下,我国首先从国际上引进了麻风病防治援助项目。此后,我们又争取到很多国家提供的资金、药品、医疗器械、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援助,大大加速了消灭麻风病的进程。1997年,全国麻风病患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这些年,在防治脊髓灰质炎、碘缺乏症、血吸虫病、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疾病方面,我们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不但引进了大量资金、药械,而且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理念和防治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公共卫生人才。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在这一领域与国外进行合作是不可能的。

第三是把结核病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1992年—2000年,在设立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省区,结核病患病率下降了40%,被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为全球最成功的公共卫生项目。

第四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被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管理。这一公共卫生决策意义重大。通过给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过一二十年,我国将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

第五是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开展了积极防治。1996年启动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项目,建立起一批示范点。这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疾病谱改变作出的又一重大公共卫生决策。在这方面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进展很快。目前示范点已扩大为30个,防治内容覆盖了心脑血管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炎、口腔疾病、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

患者就医条件大为改善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潘学田教授:

这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几年,我到过很多医院,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医院的硬件设施水平明显提高,患者就医条件有很大改善。

各大医院都引进了很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并普遍实现了医院内部计算机联网,诊断治疗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大大提高,患者就医更有安全保障。很多医院在改建、新建门诊和病房时,不仅注重提高其医疗功能,还考虑到如何让患者就医感到舒适、方便。例如,加强环境绿化美化,门诊、病房安装空调,修建停车场地。不仅城市大医院,基层县医院的装备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改革开放前,县医院一般只有200毫安的X光机等小型医疗设备;现在,各种常规检查设备齐全,彩超使用已经很普遍,有的还配备了CT,一般疾病在当地都可以解决,不必再上大城市。

我感到,医疗卫生领域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社会力量办医有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政策放宽,一大批民营医院应运而生,现在全国已有近1500家民营医院,其中个体的、集体的、股份制的、中外合资的都有,医院经营主体由过去的单纯国有走向多元化。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医,不仅拓宽了办医的经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而且把竞争机制引入医疗卫生领域。民营医院经营机制灵活,吸引患者主要靠优质服务。在一些地方我们看到,很多患者看病愿意去民营医院,因为这些医院服务好,让人感到亲切。这使国有医院有了危机感,促使他们改革管理机制、改进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医疗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注意到,在这种环境下,医院院长们不但重视硬件条件的改造、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来越重视抓服务质量。医院之间的竞争正从比硬件走向比服务。抓医疗服务质量,也从一般性号召走向规范化管理。例如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近年在全院推行了规范化服务,制订出适用于不同岗位的规范化服务用语500多条,要求全体员工自觉执行,以此强化尊重病人的服务理念,使“人性化”服务融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使病人在就医时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我们现在正向全国医院推荐该院的作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