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0年无任何大事故和执勤事故——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的武警河南总队一支队四中队官兵,用心血和汗水创下了这一安全新纪录,他们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畅通无阻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黄河铁路大桥执勤,官兵们必须具备特殊的本领。每年新战士走上桥头之前,都要先考“顺风耳”。被测试的新战士背对铁路不看车,必须从声音上辨别出列车的快慢、车型。只有具备一对好耳朵,才能领取走上桥头哨位的资格证。为了练好“听功”,中队经常请桥工段的工程师前来授课,给战士讲解有关列车的基本常识、列车在桥上行驶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异常声音的甄别、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另外,还要练好一双能够透察风云的“千里眼”。尤其是近两年火车提速以后,这一要求更为严格了。战士们在哨位上面对飞驰的列车,必须能够准确地辨清列车的型号、所属路局,包括有多少节车厢,以及有无明显故障等。
通过严格训练,哨兵不仅在视线之外根据声音就能对列车的情况有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对从身边飞驶而过的列车的安全情况也可观察得一清二楚。
翻开四中队的执勤日志,人们看到了那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1997年11月17日晨5时50分,黄河北岸哨兵刘万友、毛劲突然发现飞驰的列车中部火光通明。“不好,列车起火了……”毛劲立即抓起电话,向中队值班室进行了报告。副中队长王新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带领12名战士沿铁路线追赶起火列车。与此同时,刘万友也急速跑到巡道房说明情况,由巡道工向列车发出紧急停车信号。着火的列车很快在离黄河北岸3公里的老田庵车站备用专线停住了,15分钟后战士们赶到了,立即投入战斗。火舌正在伸向油罐车厢,油灌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随着王副队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3节着火车厢。大家用手推,用肩扛,硬是把着火的车厢向前推出250多米,保住了油罐车的安全。熊熊烈火还在燃烧,车厢上方就是京广铁路的万伏高压线。为保护线路,13名武警官兵又冒着随时被烧伤、烫伤、电伤的危险,奋勇扑打烈火。许多战士身上的警服烤焦了,但他们全然不顾,和随后赶来的消防队员一起,经过5个小时的顽强战斗,终于将大火彻底扑灭。
守护大桥的忠诚卫士们,为了执勤目标的绝对安全,牺牲生命在所不惜。1998年9月23日下午4时许,一列火车由北向南呼啸而至。班长赵岚下哨后沿着桥心便道到巡道房为战友们提茶水,忽然发现前方20多米外的道轨上有一包可疑的不明物体。为保证大桥安全,赵岚冲上前去,在列车飞驰过来的刹那间,一把抓起这包原来装着汽水和易拉罐的黑色塑料袋,急转身退到了安全线内。就在他立足未稳时,不料身后另一条道轨上又驶来一列高速列车,两车相会产生的强大气流,将赵岚卷得一个趔趄飞出十几米这,重重地撞在一根水泥线杆上。赵岚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赵岚牺牲后,武警总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总队党委为他追记了二等功,并号召全省武警官兵向赵岚学习。
烈士的英雄壮举,更加增强了大桥卫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0年6月27日凌晨4时50分,哨兵王佳听到一列北行列车发出刺耳的怪响。仔细察看,发现列车尾部与桥上的钢轨磨擦发出火花,两节车厢已经脱轨。他马上鸣枪报警,并用对讲机通知巡道值班员,使列车在桥头安全停下。这趟列车装载着易爆化工原料,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列车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整个京广线将陷入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黄河铁路大桥平均每7分钟通过一列,昼夜通车量达200列以上。旅客们对黄河桥头游览区的壮丽景观惊叹不已,纷纷探头观望,而有的旅客趁机把塑料袋、快餐盒等垃圾抛出车窗,致使桥底黄河滩上堆积起刺目的白色垃圾,严重地污染了桥体和黄河滩地。中队党支队号召官兵齐动手,到桥上桥下争捡垃圾,第一次清理行动持续了3天,捡来的白色垃圾堆满了整整4卡车!为防止污染反弹,官兵们坚持每个月都要利用一天时间到桥下清理过往列车抛下的垃圾,同时提醒过往列车制止旅客抛垃圾现象,从而使大桥变得整洁无瑕,引桥下的黄河滩也恢复了洁净的面容。
自1982年初以来,四中队官兵恪守岗位,保护着大桥的安全。官兵们曾20多次抓获破坏铁路大桥的犯罪嫌疑人,并先后挽救了11名失意青年的生命。他们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畅通谱写了一曲忠诚卫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