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002-11-19 来源:光明日报 袁贵仁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在要求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提出了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为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它是民族维系的精神纽带,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有没有民族创新精神,已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大小的基本因素。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其民族精神也有所不同。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其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其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精神。

培育民族精神和弘扬民族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中,相比较而言,培育更根本。民族精神不是民族内部自发形成的,不是由民族外部简单移植的,而是民族共同体自觉、长期地培育的结果。从逻辑上讲,只有培育出民族精神,才能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要在培育的基础上弘扬;同时,民族精神又要在弘扬中培育,它永远在培育之中,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所弘扬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培育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就更是如此。

在当前,研究民族精神培育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和途径,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庄严的使命和“极为重要的任务”。

培育民族精神,同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密切关系,需要全民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文社会科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灵魂。人文社会科学的作者和作品,因其对民族精神的贡献而不朽;民族精神因人文社会科学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而发展。说到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不能不提到孔子、老子,不能不提到孙中山、毛泽东,以及许许多多以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精神产品影响和推动着我们民族前进的人们。正是他们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哺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说过,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有许多,包括“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不同方面。但这些职能中,最为根本的是“育人”。通过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达到咨政育人的目的,通过咨政育人而服务于社会,发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育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既强调了“培育”公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提出了文化培育公民包含多种形式,“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说到底都是培育人。培育先进文化、培育人和培育民族精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人类就是通过培育文化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到培育民族精神目的的。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自古就以加强个人修养、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这种使命感、责任感的写照。今天,作为先进文化建设重要力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而努力。这是党和人民的期待,也是中国发展的要求。

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人文社会科学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和源泉。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替代文化的多样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孕育和形成了我们自己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概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要求加以发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它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都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号召全党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号召中国人民振作起来,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这些都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提炼和传播。

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人文社会科学要加强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特别是要加强比较研究和系统对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创造性地将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人文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各民族文化精神的借鉴和吸收,都是为了把全国人民吸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下,使广大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各民族文化精神,其中的精与粗、真与伪、优与劣,都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加以评判和检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里的“用”,在当代中国,就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用”。

新世纪的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反映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中,更主要地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奋斗历程和业绩中。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民族精神的创造主体。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发扬光大。培育民族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江泽民同志提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新世纪中华民族应当具有的精神风貌。这些精神,本身就是新世纪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需要研究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研究和发扬当代中国人民优秀文化品质,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它们不过是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前提,构成民族精神的要素。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紧紧围绕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民族这个中心,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反映中华民族的根本抱负和理想这个主题。从世界文明的角度,反观中国文化精神,探讨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其他民族文化精神“中国化”;从当代中国的角度,反思中国文化精神,探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现代化”。因此,培育民族精神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加工提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话语转换,像江泽民同志所讲的那样,在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由此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当代的整体表述。这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环节,也是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任何成熟的民族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任何先进的民族都需要先进的民族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通过理论创新,构建成熟的、先进的民族精神;通过文化创新,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民族精神;通过体制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民族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乃至习俗和习惯,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和弘扬光大民族精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