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但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为世界瞩目。
中国的发展牵动着世界,世界关注中国。
参与报道大会的境外媒体数量之众,热情之高,报道力度之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仅向大会新闻处报名的外国媒体记者和港澳台记者,就达到了800多人。
据统计,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家电视台转播了十六大开幕式实况和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的报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每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决定着中国行进的方向和步伐的大小,也对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之时,也接过了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50多年后,中共十六大前,法国《费加罗报》评述中国经济:全世界销售一半的摄像机、30%的电视机和空调、25%的洗衣机和20%的冰箱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前后十多次访问过中国。他曾回忆说:“我第一次去北京时,看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行人,很少有自行车。第二次到北京时,那里的老百姓已经基本以自行车代步了。后来再去时,街上出现了一些汽车。现在再访问北京,看见的则是满大街来回穿梭的汽车,其中不乏各种高级名牌汽车。”
俄罗斯塔斯社则用人民的消费作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能买到“永久”自行车或黑白电视机,就已乐不可支;现在,连录像机都不好卖了,人们改买DVD机,骑三轮车送货的人都用上了手机。刊载此消息时,这家媒体用的标题十分意味深长:《老旗帜新现实》。
美国资深政治家基辛格曾与邓小平讨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他说,如果你们成功,那将会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他的意思是,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
德国《经济周刊》惊叹于中国的发展动力之大:“198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俄罗斯的一半,10年之后情况恰恰相反。20年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印度持平,如今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印度的两倍。”
无论是哪个投资者,都不愿把自己的钱扔在一个政局不稳、战火纷飞的国家里。此时,中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政治安定,成为最大的投资诱惑力。这家媒体举出了数字的明证:今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得到的直接投资将达到500亿美元,占亚洲国家得到的所有直接投资的80%,超过美国,而15年前,外国人在中国仅投资20亿美元。
德国《经济周刊》自问自答,解释了中国投资吸引力的原因。“世界陷入经济危机越深,到中国投资建厂的外国企业就越多。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低,中国的顾客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在中国从事科研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利,在中国发展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快。”
香港《虎报》认为,经济史学家在编纂2002年经济编年史的时候,会将今年命名为“中国年”。现在,各方投资正以前所未见的热情向中国涌来。香港《星岛日报》谈到中国形势时说,这应是中国近200年来未曾有过的,这反映出中国社会在经过过去200多年的重整,已达到大治的初期。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真正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结构。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十六大召开前一天,来北京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基辛格站在他出入过许多次的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感慨万端:“我看到了中国30年的巨变。我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回到了中国。这不仅仅是变革,更是一场革命。”
中共十六大的召开日期,恰逢俄国十月革命纪念节期,不禁使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感慨万端。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对中国前进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外国媒体从未停止过它们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关心。
法新社评说十六大。“从新党章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一语改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日本《朝日新闻》也看到了十六大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变化。“中国共产党又打破了一个禁忌。14日闭幕的中共十六大正式允许吸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阶层,实现‘新共产党宣言’。”
1848年,英国伦敦一家印刷所,出版了一本字数不多的小册子。这本名叫《共产党宣言》的小书,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出版了1000次以上。它的作者,卡尔·马克思,被英国最著名的媒体评为一千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名人。
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更罔提中国的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个随着实践、科学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已申明:“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十六大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完成新老交替,日本时事社于十六大闭幕当天发出的消息这样描述:“2100多名代表向江泽民及其五名战友报以暴风雨般的热烈掌声,以此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敬意,并赞扬他们领导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的个人功绩。”
香港《明报》说,这是中国权力交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历史将会记住这个时刻。
日本《读卖新闻》评价十六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最大特点是,大胆提拔了堪称“新领导后备军”的务实派干部。
韩国《东亚日报》说,中国共产党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平均年龄只有55.4岁,并且几乎都是高学历,这样的领导集体将把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局面继续保持和扩大下去。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赞叹说,中国的“权力交接”是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的,它保证了执政路线的延续,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石。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她所领导的中国社会一直受到一种信念和思想体系的支撑,这是现在不少国家缺乏的但又十分宝贵的精神支柱。他相信,这样的信念将在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身上继续体现。
法国《欧洲时报》用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最简洁理解,作为他们报道中共十六大文章的标题——《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文章中说,中国共产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在新世纪里的奋斗目标,最终目的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将获得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最广泛的向心力。
这番话道出了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做法和处处考虑人民利益的态度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罗马尼亚中国工商会主席加·盖尔梅加努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功绩。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就在于它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要和人民站在一起,永远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实践证明,人民信任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就是它不但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而且忠实地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从未有任何政党能如此造福于中国人民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这种位置和作用不可替代。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健全民主与法制,坚决惩治腐败。
香港大公网文章中说,取信于民、取信于天下,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为人民的承诺。而这正是这次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思想理论重要性的所在。它提出了同现代知识型经济社会、全球一体化这些全球发展大趋势相吻合的方向,必将会把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带向一个更广阔的新天地,而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先进、更强大。一切具体工作、策略都可以改变,唯一不会变的,是执政为民的本质。
在夯实执政根基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要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的世界。
法国《欧洲时报》说,世界舆论之所以关注中国、关注中共十六大,是因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世界上产生一定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在国际社会说话就有分量,这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又实际的道理。现在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可以理直气壮与世界对话,正是因为中国强大起来了。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这位董事长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邓小平会如何看待他的礼物。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
这一行动寓意深刻。它的内涵之一,是用行动向世界宣布: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从世界所想象不到的角度,以世界想象不到的力度向前发展。
今年11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第38次访华。他说:“我来过中国很多次,如果说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完成了国家独立和统一,第二代领导人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那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巨大功绩是,使中国进入现代化,并融入国际社会,这应被视作中国的历史性进步。”
特里尔是德国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城,也是马克思出生和生长的地方。中共十六大期间,像往常一样,它依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从柏林来此参观的克伯特先生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一口气准确地说出了“三个代表”的内容。他认为,虽然中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与时俱进的中共和中国人民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曾多次访华的罗马尼亚汉学家维利什库女士对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作出了比较:“同过去相比中国人思想更加解放。我坚信,中共十六大后中国人民会过上殷实富裕的小康生活。”
十六大召开之时,距离中国人民推翻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剪掉辫子整整91年。这是历史长河短短的瞬间,却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艰难阶段。
曾经山河破碎,曾经权丧国辱,曾经民不聊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这种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使中华民族始现腾飞态势。中华民族的腾飞之势,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蓄之既深,其势必大。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在中国街头对行人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充满自豪、充满信心。
这种中国民族精神的迅速凝聚,也正是十六大报告中呼唤并期望缔造的。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和建设成就后,在新出版的《全球化与人类命运》一书中预测: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预测——20年以后,这个东方古国将完全有可能成为最繁荣富强的国家之一。(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