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来龙去脉和内容实质也给予更多的关注。
从古至今,“小康”二字凝聚了多少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而自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概念以后,又为这二字赋予了一层新的内涵——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按照小平同志的构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1980年的250美元为基数,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从1991年到上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把贫困的中国变成了小康的中国。在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统计指标体系中,我们看到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五大类的16项具体指标把“小康”的概念量化到了实处。通过综合测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居住水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城乡交通状况、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森林覆盖率等内容,2000年全国总体小康达96%,顺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
在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遥望第三步目标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自然过渡,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能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国虽已进入总体小康阶段,但这只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离较高标准的全面小康尚有一定的距离。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现在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只是一个解决了生存性消费的小康,对于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完全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直到2000年,尚有三个指标还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只实现8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仅实现80%;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5克,实现了90%。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更加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1400美元,而西部地区只有600美元,东部基本实现小康,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此外,我国尚有近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
要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时将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5万亿元,人均2万多元(3000美元),因此,未来20年,中国经济至少要保持7.18%的增长速度。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人民如期顺利完成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人民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00年的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跨越是用万亿元作为台阶的;而从2000年到2050年的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跨越将是用10万亿元作为台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不仅是经济目标的确定,更将使中国社会走向全面发展和进步,全社会将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广大农村又将迎来一次大发展的新机遇。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指导政策和体制创新,破解面广、难度大、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正逢其时。可以预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将为广大农村带来新希望和发展的新机遇。
20多年的发展,中国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广阔的市场,又使中国蕴藏着潜在的巨大的需求;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空间拓展得更加广阔;随着改革的突破和深化,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这一切,使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必将能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社会全面小康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