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营企业如何积极参与“走出去”

2002-11-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主持人:

孙明泉张小也

特邀嘉宾:

程秀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马传景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交司副司长

刘迎秋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金元天津天狮集团董事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已明显从“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入WTO更是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江泽民说,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近两年的“走出去”的实践中,国有企业一直是其主力军,部分民营企业或民间资本参股的企业,如小天鹅电器公司、TCL、海尔以及天狮集团等等,也先后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民营企业如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日前,我们特邀几位学者和企业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力争“走出去”

程秀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能否促进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问题。对企业而言,“走出去”不仅有利于促进贸易和利用国际资源,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还有利于更有效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处在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中,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探索包括“走出去”的新路子。国有企业如此,民营企业亦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成了一个国内、国际市场充分联通的大平台。这个大平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也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竞争格局逐渐由自由竞争转向有效竞争。民营企业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要避免在反倾销的“战场”上受伤。为此,需要遵守竞争秩序,使竞争不违背市场秩序、不违背效益原则,不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限度,不损害贸易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益。其二,要素配置方式要从突出单一要素转向注重综合要素。我们的民营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优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优势也被跨国公司获得,反过来,随着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明显扩大,这个差距如果不及时弥补,中国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其三,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由运行机制转变为核心能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同体制之间的竞争逐渐让位于同体制内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市场竞争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企业个体能力方面的差距。其四,民营企业要从机制到企业制度上发生转变。目前外国资本正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同时,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民营企业如果不能做大、做强,填补这个空间的就可能是跨国公司。其五,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是以扬长为主,以补短为辅。民营经济从规模经济要求较低、劳动密集的轻纺领域首先发展起来。接下来,应当向规模经济要求比较高、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工业领域进一步延伸发展。像天津天狮集团这样的具备了相应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大胆地“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地区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形势

刘迎秋: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已初见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境外累计设立企业(不含金融类)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88.8亿美元,占67%以上。从走出国门的具体形式角度看,加工装配企业有382家,每年可带动出口20亿美元左右;油气、紧缺矿产等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开始取得成效,带资承包正在取得进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仅今年头6个月营业额就达50亿美元,增长6%,到今年6月末我国在外人数达47.5万人,新增4.7万人。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总体形势是很好的。在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比重也开始有所上升。三九集团、江苏小天鹅电器公司、TCL、海尔以及天狮集团等等,一大批民营或民间资本参股的大型企业先后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为其他企业效法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马传景: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实践,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引进来”为主的时期,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时期。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如何利用国外的资源和技术,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常说自己地大物博,可按人口平均来看,我们却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我们必须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争夺战有清醒、足够的认识,从战略高度谋划我们的投资行为,“走出去”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今后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取决于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能否迅速成长,而发展这些产业,需要先进技术、技能和管理方法。我们以往较多采取引进方式获取技术,但引进的技术我们没有知识产权,有时也不完全适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需求;在国内自主开发,又存在缺乏科技资源特别是技术开发人才的问题。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技术含量的生产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利用国外科技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当然,“走出去”战略,是政府倡导、鼓励的一种企业行为,但是“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的情况才是决定“该不该走”、“该怎样走”等问题的关键。“走出去”不能单凭热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法宝还是靠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中国民营企业要走出去,当务之急是要扩大规模,形成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和资本经营并举的格局。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策略选择

马传景:虽然有的民营企业早已走出了国门,实现了跨国经营,但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企业行为,他们大量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还是近几年的事。影响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限制。在我国国内需求持续不足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如何利用我国已经成为WTO正式成员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已经摆在了民营企业面前。

刘迎秋:我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基本策略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先贸易,后投资。即先从搞国际贸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