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孔夫子与“善良教育”

教育时评
2002-11-28 来源:光明日报 袁良骏 我有话说

在中国古代第一教育大家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善良教育”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成白话就是:“你们这些后生子,在家自然要孝顺父母,外出自然要敬爱兄长,少说大话而诚实可信,博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事做好了,就可以学习文献知识了。”这里显然把“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而“仁德教育”也就是“善良教育”。孔夫子的“善良教育”思想,成了儒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这条儒家的仕进道路,正是从“修身”(即自我修养)迈开第一步的。即使在儒家的启蒙教育中,也安排、突出了“善良教育”的内容。比如,启蒙读物之一的《三字经》,一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尽管这些旧的“善良教育”染上了浓重的封建色彩,必须加以澄清和扬弃,但以“修身”、“仁厚”为立身之道的“善良教育”本身,还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各级学校皆对“善良教育”有所放松。再加上一些诲盗诲淫、教唆凶杀、抢劫、拐骗、吸毒、卖淫等低劣文艺作品的毒害和影响,青少年犯罪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以致发生了大学高材生用硫酸泼害动物园的狗熊、五个男生逼疯一位女同学等恶性凶残事件,给学校的“善良教育”敲响了警钟。

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提高人民素质、民族素质,“善良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孔夫子的“善良教育”思想正是古为今用的良好借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