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是海南创建生态省的第三年,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全省认真总结了生态省建设的经验,决心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推动全省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海南省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3年来,海南省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寓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重复建设”的三项原则,大力推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三亚市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污染企业向清洁生产转型改造,一批技术落后、规模小、浪费资源的重污染企业被淘汰关闭,并拒绝了铬冶炼厂、拆船厂等一批重污染企业在海南落户,新建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同时,全省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了317处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70多万亩,在2001年的冬交会上,其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67%,成为海南省农产品中的王牌。利用海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全省还大力发展生态型林业经济。目前全省经济林面积达51万多公顷,成为全国最大的橡胶、椰子、龙眼、芒果等商品的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在海南更是方兴未艾,南山、亚龙湾、博鳌等一批主题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使海南的旅游业连续几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海南省的各级领导对生态省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近、远期任务和目标。目前各市县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抓落实,在海南岛中部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县里引导农民在几十万亩人工林中进行“林+藤”、“林+南药”、“林+养殖”等项综合开发,帮助农民通过在林地里种植藤、草豆寇、粉丹竹,牧养牛、鸡等,增加收入,尽快致富。琼海市在宣传十六大精神的同时,在乡镇农村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引导农民告别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清理了堆积多年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村民家里修建了沼气池和卫生厕所,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竹木,政府还出资硬化了乡村路面。农民们生活在整洁、优美的新农村,周围的植被、空气等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按照全省的目标,今后每年要建设1000个以上文明生态村,还要不断丰富文明生态村的内涵,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实现全省农村面貌的历史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