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认识误区 推进学生奶计划

2002-12-16 来源:光明日报 金易 我有话说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两年以来,已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及部分重点城市展开。承担生产、配送学生饮用奶的定点企业有48家,日供学生饮用奶数量已达150万份,实施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但自去年以来,上海及其他城市相继出现所谓学生奶“中毒事件的报道,一时间,一些学生不敢喝奶,一些家长也嘱咐孩子不要喝学校里的牛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受挫。

10月25日,上海市一所小学上午9:40向400名1至5年级学生发放UHT巧克力学生牛奶。11:00开始有一个同学反映肚子不舒服并腹泻。当天去医院的同学共28名,其中腹泻的1名,呕吐的5名。21:00除1名腹泻的留院观察外,其余经医生治疗后都回了家。区卫生监督所对现场牛奶鉴定,未发现异常;在全市其他地方抽取同一批号的牛奶,鉴定结果同上;区疾病预防中心对医院送去的这28名同学的肛检(粪便)样品,做了培养化验,全为阴性,市卫生监督所对该事件没做结论。然而社会自然形成的“食物中毒的舆论是不会自己消退的,当地的学生奶推进工作因此蒙上了阴影。

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在各地所谓学生奶“中毒”的事件中,均未发现学生奶存在质量问题,那么症结出在哪儿?在推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不科学的东西在干扰我们?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学生奶是安全的,所谓“中毒,实际是“乳糖不耐症引发的。应大力宣传、普及“乳糖不耐症知识,走出认识误区,以保证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顺利实施。

所谓“乳糖不耐症,是指在饮奶以后,出现腹胀甚至呕吐、腹泻的现象,更确切地说应称为“乳糖不消化症。牛奶中的乳糖是一种双糖,因为分子太大,不能在肠壁被吸收,要在小肠中消化成较小的葡萄糖及半乳糖,才能穿过肠壁,进入血管中。当小肠中的乳糖酵素太少,无法发挥作用时,只好让乳糖停留在大肠内发酵,就会出现胀气、腹痛及拉肚子等现象。中国营养学会杨月欣教授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我国3-5岁、7-8岁、11-13岁3个年龄组的北方城市儿童(北京、哈尔滨)中乳糖不耐症的发生率分别是13.95%、45.5%和43.8%;南方城市的儿童(上海、广州)则为10.5%、21.2%和17.4%。同时,实验证明我国儿童体内乳糖消化酶活性下降或消失的年龄集中在7-8岁。专家指出,乳糖不耐症的发生因人而异,我国青少年中大多数患者属于“后天减退型乳糖不耐,一次性饮奶量过多,或空腹喝奶,都有可能诱发乳糖不耐症。

随着“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大规模推进,由乳糖不耐症诱发学生饮奶不适的机率将呈上升趋势,克服乳糖不耐症已成为影响“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科学改变喝牛奶方式。专家指出,不要空腹喝牛奶,喝牛奶前一定要吃点东西,让肚子处于半饱状态;不要一次喝下大量的牛奶,牛奶饮用量每次不宜超过100毫升,一份学生饮用奶可以分几次饮用;每天增加一点饮用量,让自己逐渐适应牛奶。其次,应该采取氢气测定的方法,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乳糖不耐症的集中测试,从而了解多少乳糖摄取量会让学生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找出适合的饮用量。第三,对实在无法调整体质或是严重的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请医师开一些“乳糖酵素药,帮助乳糖在体内分解,或改喝酸奶或低乳糖奶,达到调整肠道消化及摄取钙质的目的。

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质监总局等国家8个部委局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已经正式列为国家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去年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确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显示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全面、科学、完整地宣传“乳糖不耐症”知识,走出认识误区,是大力推进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的重要一环。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供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