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大要为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作贡献

李鹏在福建考察时指出
2002-12-18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张宿堂、巫奕龙 我有话说

新华社福州12月17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近日在福建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听取意见并进行立法调研。他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人大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要通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积极有效的工作,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通过加快立法、增强监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贡献。

12月11日至17日,李鹏在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德福,代省长卢展工的陪同下先后在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考察了福州软件园、妈祖文化发源地、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厦新电子有限公司等,察看了福州、厦门的市政建设和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并听取了福建省的工作汇报。

李鹏对福建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说,根据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分层面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对不发达地区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逐渐缩小差别。福建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教育优势,发展有特色的高科技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福建期间,李鹏还结合党的十六大对党章的修改进行了十六大精神的宣讲。

征求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听取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建议是李鹏这次考察工作的重点。考察期间,李鹏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大家认为,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工作的大局,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了宪法赋予的职责,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前几届工作的基础上,立法工作得到加强、立法质量明显提高,经过努力,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每个法律部门中主要的法律已经基本制定出来,加上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各地的地方性法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在监督方面,围绕增强监督实效这一中心环节,不断改进监督工作,增强了监督的力度。代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努力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与会者建议,回顾5年,立法、监督、发挥代表作用、对外交往、新闻宣传和常委会自身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成就要讲透,处理各种关系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应很好总结。大家还就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李鹏感谢大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积极评价和提出的建议。他说,5年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取得的成绩,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借鉴并吸取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验和做法。

李鹏指出,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做好人大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作用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正确处理充分发扬民主与实行高度集中的关系,正确处理依法行使职权与不断开拓创新的关系。

李鹏说,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十六大确定的目标,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样面临十分繁重的任务。在立法方面要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努力,要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实现监督工作的规范化、法律化。

李鹏强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无论是提出议案,还是进行监督,人大代表都认真积极地履行了职责。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今后在这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方式方法。

针对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李鹏说,我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协商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一原则在人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就是在充分酝酿、认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的。他说,人大的工作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要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和有序参与,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意志,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李鹏说,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立法、监督和其他各项工作上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贡献。

考察期间,李鹏还就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2月15日,李鹏在厦门会见了出席全国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的全体代表。他说,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吸收了几百万老同志参加。在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失学儿童、帮教失足青少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勉励老同志们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