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江西省宜春市注重吸纳优势资本,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最近该市有12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
宜春市是江西省粮、油、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基地。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一直是个社会难题。市委、市政府决心做活农业产业化这篇大文章。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优先对外推介,对体制不新、机制不活、带动效应弱的企业,通过破产、拍卖、租赁、参股合作等方式改制;对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创办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实行多方面优惠。今年初,上高县引入台湾旺旺集团投资500万美元,建成三条生产线,一天加工转化稻米60吨,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全县1/3的粮食被就地消化。企业产销两旺,势头红火,不仅缓解了这个产粮大县卖粮难的问题,而且在6个乡镇建起了万亩优质稻无害化基地,1.5万户农户从事专业化的优质稻生产。
宜春市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招商引资的政策对接起来。铜鼓县的竹木建材,奉新县的米业,丰城市的水禽,高安市的奶肉牛,靖安县的果业,万载县的百合,宜丰县的森林蔬菜等十大主导产业,75%的龙头企业依靠启动民间资金实现了改制。从事商贸、房地产业的青龙集团,出资2530万元收购宜春海天山茶油公司,与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预防医学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精炼山茶油,产品经过国家食品安全与卫生论证和绿色食品论证,大举进入上海超市,销量已达1500吨。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宜春市特别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以政策引导取代行政命令,以市场手段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建立农经信用担保中心,将每年近千万元支农资金转化为信贷担保金,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获得贷款,此举既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宜春市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已达65家,固定资产达21.5亿元,其中95%来自市外资本和民间资本。25万户农户成为企业“第一车间”的产业工人,从事资源培育。去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