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三周年的神圣日子。
三年来,驻澳门部队以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向祖国和澳门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驻军依法履行防务职责,依法从严治军,深情地爱国爱澳爱人民,被澳门同胞誉为“白莲花下的忠诚卫士,濠江两岸的爱民模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是我军继驻香港部队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之后的“第二支代表队”。
驻澳门部队司令员刘联华、政委刘良凯告诉记者,驻澳门部队一直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以及全国人民的厚爱和支持。早在1999年,江主席就签署了关于组建驻澳门部队的命令;同年12月17日,也就是部队即将进驻澳门的前夕,江主席又亲笔为驻澳门部队题词:“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建设威武文明之师”。1999年12月20日下午2时27分,进驻澳门部队全面到达指定位置还不到一小时,江主席就风尘仆仆地赶到龙成大厦军营,看望为澳门站第一班岗,上第一班哨的官兵,并深情地嘱托:不负祖国和人民的厚望,不负使命,忠实履行澳门防务职责。2000年12月21日上午,江主席在澳门接见中央政府驻澳门机构、中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驻澳门部队军官时,高度肯定驻澳门部队在短短的一年里,就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澳门居民的普遍赞誉。江主席要求驻澳门部队的全体官兵,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特殊任务,高标准、严要求,从严治军,不辱使命。
驻军党委把党中央、中央军委以及全国人民的关心爱护,当成部队全面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响亮地提出,部队建设要特别过硬,首先要在政治上特别过硬。三年来,先后有24个单位被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有25人被评为学雷锋、学李向群先进个人,有56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有42人被评为优秀干部,有68人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其中,摩托化步兵二连被广州军区授予“澳门驻军威武文明模范连”荣誉称号。
驻澳门部队是一支高度合成、装备精良的部队。在正式担负起保卫澳门的神圣使命的那一天,澳门人民就把他们看成是澳门平安的守护神。
驻澳门部队没有辜负澳门同胞的期望。根据驻地防务的需要和澳内临时营区训练场地有限等实际,部队用创新的精神和求实的作风,创造了室内训练与室外训练相结合、澳内训练与澳外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狠抓基础,按纲施训,科学组训。部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走廊、楼梯和健身器材进行单个队列动作和体能训练。对在临时营区不便展开的训练,则分期分批组织各战斗分队到珠海综合训练场进行强化训练。进驻三年来,部队共组织了56批次到珠海综合训练场进行强化训练,有效地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军区先后2次对部队进行军事课目考核,优良率均为100%。
“驻军神武,澳人安居。”这是澳门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在澳门驻军临时营地周围采访,不论是询问过路的行人,还是询问开店的业主、学校的师生,他们几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部队进来后,安全感增强了!”
在摩步二连的荣誉室里,有两件实物特别耀眼。一件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盛赞勇士的墨宝,一件是珠海市“对澳门供水公司”赠送的锦旗。
2000年11月24日,退伍战士王准利、吴培雄、陈伟彬踏上了返乡的客车。当车行至一僻静之处时,2名中年男子突然掏出匕首,朝旅客大喊一声:“不许动,把钱拿出来!”3名退伍战士交换了一下眼色,几乎同时站了起来,凭着高超的武艺很快就将歹徒制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闻讯后,欣然赋诗称赞:“见义勇为传统志,雄心万丈国争光”。
2000年4月14日,珠海、澳门地区连降暴雨,竹仙洞水库发生内塌方险情,澳门居民的用水受到严重威胁。危急时刻,驻军珠海基地正在吃早餐的400多名官兵,停箸搁碗,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抢险中,许多战士肩膀磨肿了,手磨出血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喊累。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排除了重大险情。
这两个故事只是驻澳部队官兵深情地爱国爱澳爱人民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驻澳部队先后参加扑灭山火、水库大坝抢险、供水系统维修、清理河床、义务献血等20多次,为珠海、澳门植树100多亩,为社会公益活动捐款7万余元,义务献血近3万毫升。
不久前,又一批驻澳老兵退伍。临走,在澳内,一些老战士离退伍还乡登车还有几分钟,仍坚守在岗位;在澳外的珠海基地,有的老战士未进过澳门,但他们并未要求观光,而是再次为澳门供水的竹仙水库进行一次清理。最后一次义务劳动结束了,老兵们列队,面向大海,面向澳门,深情地行最后一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