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少看电视,偶遇《省委书记》,一气看完,不禁拍手叫好。它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当由行家置评,我只想从个人的视角,说一件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事,那就是:这部18集电视连续剧,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抽烟镜头。这在抽烟镜头泛滥成灾的荧屏,真是一个奇迹。对我这个一直对影视作品中大量吸烟深为忧虑的人来说,更是喜出望外。
这些年来,我们在宣传禁烟上下了大功夫,有目共睹。烟盒上都被强制印上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但在禁止宣传吸烟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没有堵上,那就是影视屏幕上随处可见的吸烟镜头。几乎每部电影和电视剧上,都有吸烟镜头,有些还极尽渲染、凸显之能事。反面人物吸烟,正面人物也吸烟,甚至吸得更凶。绅士吸,窈窕淑女也吸。烟蒂狼藉,成为某些演创人员表现思想深邃的手法,虽不高明,却屡见不鲜。文人写作要吸烟,探讨思索更是非烟不可。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半数以上青少年吸烟,是从影视中获得“灵感”和“动机”的:“吸烟很潇洒。”“不吸烟算什么男子汉?”“男子吸烟才有一股阳刚之气。”“吸烟是一种身份,一份情调。”不久前报载:意大利外交部长坦言:他吸烟也是受了影视媒体的影响。可见受害者并非仅是青少年。过去女性烟民不多,现在已有7.04%的女性在吸烟。很多都是追求时尚的时髦小姐。调查表明,她们中间很多人都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吸烟是现代女性的风度。”考其所以,很多也是影视画面“教导”的结果。一位芳龄18的女士,本来是很难耐受烟味刺激,为了学银幕上的那颗“星”,那个“偶像”,忍受半年的咳呛,终于学会了抽烟!一首流行歌曲里,甚至把男人手上淡淡的烟味和被烟熏黄的指甲,化作深深的思恋。如果我们只是禁止做烟草广告,而对影视屏幕上的大量吸烟镜头放任不管,就很难收到切实效果。
过去常说:“戏不够,歌来凑”。一支歌就能热热闹闹混上好几分钟。后来又有“戏不够,爱来凑”。谈点恋爱吧,一个眉目传情,一个热烈拥吻,也是召之即来的。现在好像有点“戏不够,烟来凑”的味道了。人物说着话,好好的,忽然摸出烟来,深吸一口,显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开始我总以为这里面肯定大有伏笔。但是通览全剧,并未领悟到有什么高深含义。电视剧如此。不用凑20集贴广告的一般电视片,也不乏此景。澳门回归那年,有部电视片,记者向一位音乐人提问。回答了两个问题之后,第三个问题提出来,那音乐人先不回答,而是摸出烟来抽。这在生活中肯定是真实的;那是在室外,抽烟也是允许的,但不知出于什么“创意”,那么长的(真是长长的)抽烟镜头,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出现在千家万户的荧屏之上。
看完《省委书记》之后,又特意看了一些电视中的吸烟画面,想要领教一下吸烟到底在剧情发展,人物刻画上起了什么作用,结论是很抱歉,没看出有什么必要。吸烟是个人嗜好,本文决无干预个人抽烟的意思,但抽烟上了电视画面,就有了社会影响。为此要求有一点社会责任感,恐不为过。
影视作品,历来重视评奖。《省委书记》能获什么奖,我说不上。但是,如果卫生部门特设一个“无烟电视奖”,《省委书记》获奖,我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