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本能需要。审美交往是自由的交往,理想的交往。在审美交往中,人始终以自由的主体身份创造着,同时以自由的主体身份与所创造的审美对象相交往,并由此充分地展开了自己的感性存在,发展了自己的感性存在。在所有的交往活动中,审美交往是最高境界。
人要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就不能忽视美育对人身心的滋养,就不能忽视人的审美交往。然而,反观当前我国的社会现状和教育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道德滑坡,犯罪低龄化和青少年犯罪率的升高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功利主义也影响到教育领域,一些人上学不是为了获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是单纯为了获得好的考试分数,升入所谓的重点学校。在大学校园“计算机热”、“外语热”中,有的学生关心的不再是作为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是片面追求“证”的数量。这种工具理性的价值评判标准日益渗入学生意识。在艺术院校,因为技术性的课程可直接有助于就业,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就热衷于选修平面设计、广告制作等课程,而对基础性的、人文性的文化知识课程如美术史论和美学课程却不重视。音乐系的学生则多钻琴房很少去图书馆,相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更看重的是音乐的技法。这种同艺术的低层次交往,带着功利性的交往,只能出几个画匠,出几个会唱歌、会弹琴的人,决不会出现大的艺术家。在最近举办的中国电视歌手大奖赛中,歌手的专业素质姑且不论,但在考核文化素质时却令人瞠目结舌,他们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都没有。艺术不仅是高雅的文化,艺术更是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艺术是人整体素质的表达和人心灵的关照。缺少审美品位和内涵,便不会有真实的艺术存在。
美育的缺失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会导致学生审美能力的弱化和思想境界、灵魂格调的低下,以现实功利为目标和尺度,以世俗之是非为是非;它也会使人们丧失人文精神和良好的审美体验;忽视美育更会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虽然许多学校纷纷增设了人文性和艺术类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指导思想如不改变,不使美育落实到现实的人生层面,任何做法充其量不过是舍本逐末,流于形式。
不可否认,当前人们对美育尚存在着种种误解。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认为让学生学习几门艺术课,学校开设点美术课、音乐课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了,甚至有的家长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美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让学生学美术,学钢琴只是想让他们以后多一门手艺,增加点就业机会。这种对美育的片面认识以及不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培养的做法,反而导致学生把一种高级审美活动当成一种劳累的负担,使学生产生对所谓艺术的讨厌心理。因此,要想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就要理性美育的内涵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两个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关系。同样,人与自然、与物的关系也是一种交往与对话的关系。而人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不与人和自然等发生这种交往关系。正是在这种交往中,人才产生审美体验。人的审美体验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美是随处可见的。审美体验也是随时发生的。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美的存在;只要存在美的地方就会引发人的审美体验。由此看来,审美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在生活世界中与所接触的任何东西的一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或美育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审美交往,而这种交往又应该使主体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因此,美育就是要在人之生存的最基本的形式上建立一种审美交往。审美交往最典型地体现在关于美的审美活动中。美即和谐。这不仅表现在对象本身的和谐,同时也表现在人与对象间关系的和谐。在人与美的对象之间不存在异己的对抗因素,不存在任何阻隔,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交融,从而展现为一种理想的交往。审美交往是创造性的情感交往。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缺乏美的素养,就难以进入审美交往。审美交往又具有超越性特点,是心灵间的精神交往。它消解了现实交往的确定性和时空限制,使人摆脱了偶然性的束缚,无止境地拓宽了交往的时空疆域,使交往成为不受时空制约,可以自主选择的自由交往。
当然,审美交往并不能替代现实社会的交往,而且审美交往所赋予个体的经验,由于它的虚幻性,在现实交往中往往显得毫无用处,并常常为现实所粉碎。但是,审美交往所涵养的人的天性和童心,恰是人抗御异化的力量。审美交往始终是从人的本质出发、从个体自我出发的交往,它不断增强着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当“我”重返现实生活,就可能使他在交往中既保持着独立性,又因广为接纳、同化外物而发展自我。因而,审美交往始终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