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2月29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精辟论述使沈阳市文化局领导班子受到极大鼓舞。连日来,他们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重点联系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用十六大精神调整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谋划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举措。
沈阳市在今年年初就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十六大后,沈阳市文化局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紧迫感。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沈阳市文化局提出要站在“世界眼光,现代思维,国际标准”的高起点上来思考、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困难最大的是体制性障碍,他们着力破除对固有体制的依赖,改变把文化过多理解成远离市场的“事业”,树立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产业观。为此,沈阳市文化局确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坚持市场化取向、股份制模式、多元化投入原则,依托文化主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事业。根据这一思路,沈阳市文化局调整了《文化产业三年发展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重点确定了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步骤。阶段性目标是:文化产业收入每年以14%的增长比例递增,到2005年,由现在的1.8亿元增长到3.04亿元;到2010年,达到5.85亿元。实施步骤是:从现在起要做好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以“调整思路、理顺体制、确定项目、制定规划”为主要任务,为3年发展创造条件。2003年为打基础阶段,以“转换体制、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引进人才”为主要任务。2004年为起飞阶段,以“完善体制、龙头牵动、拓展市场、扩大效益”为主要任务。2005年为大发展阶段,以“打造品牌、形成格局、整体推进、做大做强”为目标。
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沈阳市确立了以文艺演出业、电影放映业、会议展览业等六大产业为骨干构筑文化产业新格局的发展目标。产业项目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长点。为此,沈阳市文化局日前从全系统推出的27个文化产业项目中筛选出16个,向国内外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