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胡坚教授。
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管制利率。利率指标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各商业银行无权更改。
胡坚教授说,从历史的角度看,由于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离不开有步骤、有计划的宏观调控,实施管制利率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固定的利率体制使我国的金融市场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动荡,银行间没有发生恶性的利率竞争,整个国家的金融秩序相对井然;其次,长期以来的贷款低利率,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负担。另外,稳定的利率是可以预期的,也方便老百姓做出一些投资上的决策。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与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相比,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固定利率体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一方面,由于贷款成本低,造成一些企业在使用资金方面不是精打细算,而是有多少花多少,资金使用无效率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金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社会资金配置长期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致使经济转轨的巨大成本过多地由国有商业银行来承担,使银行背上了大量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而且由于利率缺乏弹性,商业银行这个靠利差赚取利润的企业无法将调整利率作为改善经营的有效手段,利润空间有限,银行间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机制。
胡坚认为,只有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才能促进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益,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加入世贸组织后,相对国外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固定利率体制无疑使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天然劣势地位,并造成存贷款业务分流。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势在必行。
早在1996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工作就摆上了金融改革的日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取得相当的成绩。目前的利率有些已经市场化了,如外资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利率;有些开始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如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有30%的浮动幅度。但距离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胡坚说,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经济体系的稳定,稍有差错就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剩下的存贷款利率放开,关系到每个企业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慎之又慎。
胡坚说,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大致为15到20年。同时在放开的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需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放开外币,再放开本币;先放开贷款利率,再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农村市场再放开城市市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改革步伐。
具体操作上,有关专家建议,在放开存贷款利率方面,央行可以根据利率走势和商业银行信贷情况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其中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水平应有所限制,其它期限的利率水平可由商业银行根据每天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分析本行的资金调整自主决定;在放开贷款利率的基础上,放开大额贷款利率,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开始,最后到储蓄存款。最终实现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利率市场化并非完全自由化,即使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也都或多或少地会对利率进行干预,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但中央银行往往要通过公开市场,如通过买进和卖出债券来引导市场利率。这既可以充分地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同时也可提高央行利用利率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那么,利率市场化逐渐走上正轨后,将给我国的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胡坚教授说,首先,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使全社会的资金流动更有弹性,资金使用更有效率,资金也在市场驱动下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更有利于吸引外资;同时,利率放开后,股票、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对资金供给情况的反映将更真实更合理,更加市场化,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信息收集成本,有利于政府部门科学地判断金融形势,从而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
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弹性的利率体制使他们科学确定经营成本和制定价格,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从而提高自身效益成为可能,银行除了对传统业务产品调整定价外,还将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为了吸引优质客户,银行会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个人金融产品和理财服务将得到较大的发展,银行与客户地位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将促使银行自觉关注利率市场的变化,强化约束机制,加强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减少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利率放开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一方面这对那些规模大、实力强、经营好的企业是极大的“利好“。他们将凭借自身优势在与银行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存款利率和更低的贷款利率,从而有利于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对那些长期资不抵债、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来说,因贷款利率高使其难以承担,最终将危及其生存,从而加快了市场优胜劣汰的速度。对普通储户来说,居民可以象购买其他商品那样,挑选满意的银行和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当然,银行也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情况及收入、职业、存款数量等综合情况决定不同的存贷款利率。
需要说明的是,利率市场化是具有一定的金融风险的新生事物。市场上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很多,把握和预测利率水平的难度很大,尤其对于已经习惯于行政干预,在没有经验条件下参与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压力就更大。有的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难免会发生高息揽储、低息贷款的情况,致使存贷款利率倒挂,金融风险加大,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银行倒闭。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那些抗风险能力差、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要及早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对利率走势预测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企业与个人也要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学会适应和判断,避免一味追求高息存款和低息贷款,损害了自身利益。
胡坚还指出,任何一个健全的金融系统都离不开完善的金融监管的约束。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风险,央行需要制定一系列预防性措施,如建立存款保险体系,成立存款保险公司;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自律性组织的作用来保证有序竞争,严格执行有关限制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来约束商业银行的经营;为防止利率失控,还应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必要的利率管制,如设定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等;此外,要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提供给企业和个人一个参考的指标,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做到平稳顺利,水到渠成,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