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2年11月初,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IROC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上,北方交大附中的选手一举夺得两枚银牌,汪涌洋同学等共同研制的“灭火机器人”,以其能够靠热感功能自动寻找失火点,并准确无误地扑灭,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此前这一成果以及该校的“足球机器人”、“竞步机器人”等已分别在全国和北京市有关竞赛中夺得头彩,而如此优异的成绩,正是由于该校开设的为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智能课程”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智能课程”是北方交大附中于去年投资十几万元在北京市率先开设的特色选修课之一。在该校的智能课教室,“智能机器人课余兴趣小组”、“科技实践课”的科任老师和这支“亚军队”的教练祖浩东介绍了该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四秒小车”课题,该课题就是让学生利用“电脑机器人产品组合构件”,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物理、英语、计算机编程等知识,通过对影响“小车”速度和耗能的各种因素进行多次实验,最终制作出同样用四秒钟而运动距离却最远的“小车”。祖老师说,教师采用智力激励法等积极引导的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会的形式,通过自由联想、相互启发、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完成从实验到假设再从实验到再假设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将培养同学们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激励学生团结协作并根据事实大胆设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问起花费这么多课余时间去研制机器人会不会耽误学习时,该校的王方副校长和祖老师均表示不会,由于在“智能课程”以及其他一些学科的课堂上培养了同学们形象思维和科学联想的习惯,反而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如汪涌洋,去年11月初由于参加比赛,他没时间复习,结果还是考了年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