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天水县东南约30公里处的麦积山,在南北朝初期已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佛教文化中心。麦积山石窟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其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现存洞窟194个,石雕像及泥塑7000余身,还有壁画1300多平方米。因麦积山石质较疏松不宜雕刻,所以作品大部分为泥塑。图中的男(左图)女(右图)侍童既是第123号窟中的粉彩泥塑像,作于西魏时期。两人身高均为114厘米,男童侍立于左壁,女童侍立于右壁。男侍童双手笼袖于胸前,面含笑意。身穿窄袖圆领长袍,头戴毡帽,足登毡靴,一副北国少年的聪明、淳朴模样。与女侍童相比,男侍童的轮廓与五官线条更为挺拔有力。女侍童又名“供养童女”,一手下垂,一手曲向前胸。前额饱满,面庞秀美,头梳两个环形丫髻,“刘海儿”覆于额前,眉毛修长、眉梢挑起,鼻梁挺直,唇线优美,十分俊俏。上穿圆领宽袖衫,外着背带长裙,正是当时流行于北方的装束。粗大的项圈,衬托着她的稚气。麦积山西魏造像在北魏“秀骨清像”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明显趋于浑厚和写实。这两个侍童整体造型是圆中含方,简洁、朴素而大气,重点刻画出人物年龄、性格和精神面貌,尤其是眼、口的塑造,十分传神,堪称有代表性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