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高科技,业内人士如今都说“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然而在1999年之前,张江只是浦东的一个村野之地,上海人也不怎么知道。张江为何能在短短的3年里,引进项目430个,吸引外资65.23亿美元,吸引内资108.77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达204.48亿元人民币,一举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呢?
促使张江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动力,是1999年8月上海市启动的“聚焦张江”战略,这一战略目标是将张江建设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之所以选择张江,是因为张江位于浦东腹地,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既能依托浦东10年开发所形成的优势平台,又可凭借上海在人才、技术、资金、服务诸方面的综合资源。为此,上海市成立了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的陈良宇亲任组长、副市长周禹鹏任副组长。从此,张江走在了上海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了一个“特而又特”的政策区,企业和创业者的各类问题都能在园区内得到解决。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规划面积也从17平方公里扩展至25平方公里。
为了吸引投资者,张江在全国首开先河,实行企业直接登记制,提供一站式服务,注册一家企业最快只需一天,且允许企业注册资本分期注入,允许企业以智力或人力资本出资,对企业实行依法管理的告知与承诺制。对重大项目,张江更是特事特办、一路绿灯。曾到香港、北京、深圳、无锡等城市考察选址的中芯总裁张汝京说,“选择上海、选择张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动作快、决策果断”。
在全方位的政策“聚焦”之下,张江飞速发展,两年内各项经济指标的增幅均超过前8年的总和。仅仅从2000年到2001年,张江就相继成立了四个基地开发公司,对园区内的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二期、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张江微电子港和国家生物医药基地二期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完成开发面积超过了前8年的总和。包括美国GE、德国勃林格翰、印度萨蒂扬等在内的世界著名企业纷纷前来抢滩。
在成功面前,张江人头脑异常清醒,他们明白研发创新和产业培育二者缺一不可。为此,张江积极吸引包括国家级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大公司、以研发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内的创新主体。目前,中科大、交大、复旦、中科院等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培训基地和研究生教育基地;陈竺、陈凯先、顾钧、杨玉良4位首席科学家在张江创办了研究机构。一批在科研上成就卓越、有志创业的青年才俊、海外学子也纷至沓来,在园区设立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和科技企业。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复旦微电子学院等院校也将落户张江。
张江形成了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产业高速成长的态势。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张江抓住了台湾微电子产业向大陆战略转移的机遇,引进一期投资分别为14.76亿美元和16.3亿美元的中芯、宏力两个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并带动一大批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企业在园区集结,形成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仅芯片设计公司就从无到有、迅速聚集了十多家,树立了产业项目与研发创新互相拉动的成功范例,使张江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大陆地区的最高水平。“十五”期间,张江将建立投资额达5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将建成10条以上国际主流水平的生产线,年产值将突破100亿美元。
作为张江的“园中之园”和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浦东软件园开园以来已注册各类软件企业600多家,占上海市软件企业总数的35%,并成立了上海软件出口联盟。国家信息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863计划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这四大国家级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入驻,张江已经形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
建设亚洲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中草药现代化基地,是张江的另一个产业方向。目前,张江已集聚了包括中科院药物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国家中药创新中心在内的十多家国家级药物研发机构,20多家国内外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近百家中小“头脑型”企业。“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的产业发展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据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将是张江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最为集中的一年。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企业宏力、泰隆、贝岭、威宇将相继投产;生物医药研发教育机构的两大重点项目——中科院药物所、中医药大学将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区域性总部中,GE研发中心、微软研发中心、联想集团华东总部、中兴通讯上海研发中心也将陆续入驻……一个“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正出现在上海黄浦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