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知名中学引进博士和博士后”的报道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就此,记者与文中提到的人大附中博士后教师李报作了一番恳谈。
一些网友认为,高学历人才教中学生是一种浪费。对此,李报认为,对于高学历人才,工作单位能否提供适合自己的特长并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才是评判人才是否浪费的关键所在。就他本人而言,无论博士毕业和博士后出站,都没能找到一个既可充分满足个人的上述条件,又与高学历相称的工作机遇。当然,这其中也有生活及家庭方面的考虑,但这也应算作是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安家何以乐业。高学历人才一般都有家累,如果这方面得不到好的保障,也势必影响工作。当然,如人大附中引进的第一个博士教师彭晓所言,出于个人的兴趣到中学任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兴趣爱好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发挥其才能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正如刘彭芝校长讲的,“要建一流名校必须有一流水平的教师,世界知名中学中博士生教师都是非常多的。”古人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古今中外,名师大家从事基础教育甚至到偏远地区兴学任教的不胜枚举。而正是通过他们的耳提面命,使许多懵懂孩童成长为惊世之才。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基础教育是学生“进门”的阶段,其中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更是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和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到了大学,就主要是个人修行了,当然,这一阶段也需要导师的引导,但这种引导更主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难点时的解疑释惑。所以,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好的老师来引导他们,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21世纪,这一点更为重要。
由此,又涉及到一些网友提出的另一诘难:博士、博士后一定就能教好普教,一定就比本科生强吗?对此,李报认为,当然不是博士、博士后就一定能教好普教,就一定比本科生强。但是,也不能说博士、博士后就一定教不好普教。人大附中现有的10位博士、博士后中8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他们本来研究的就是教育教学,到中学任教对他们来说,也正是用其所长。毕竟,他们所学习和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比本科生要广、要深。而对于李报本人作为一位工学博士后,从事普教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是从到人大附中一年来的经历,他觉得还是能够找到充分发挥才能的位置。一年来,一方面他在从事学校的科研、教学方面,特别是参与组织策划一些大型的科技活动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之星大赛”、北京科技周的展示活动等,都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好评。而在他承担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全新的必修课上,他的工科知识和他此前长期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养成的具有较高素养的综合化、逻辑化工作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都为他开好这门课提供了不小的助力。据李报讲,他在应聘时试讲过两次,前两次都不算成功。其实,这两次的试讲也并不是讲得不好,而是不符合一般的讲课规律。如他在讲一个物理定律的时候,没有按照一般的方法,给出定律,再加以讲解。而是先讲这个定律的创始人如何从与物理不相关到发现了这个定律的故事,其实这正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走进科学殿堂的好方法。
这也正是像李报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与众不同所在。在教学中,李报也经常用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方法、不同的视角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有一次,他拿来几个气球和一个条幅,让学生们想办法用手头现有的工具测量需要几个气球才能把条幅拉起来。同学们想了用弹簧秤等一些办法,但都解决不了问题。这时他提了个建议,用天平来称量。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个问题是要测拉力,而天平则是测重量的,而这两种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李报就让他们把气球拴到砝码上,称出每个气球能够拉起的重量,再用尺丈量条幅的面积,计算其重量,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一年来的工作中,无论科研工作、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等方面,李报自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当然,这也和他当过多年大学教师有关,大学教书的经历使他能够从大学生所欠缺的学识能力,反向观照中学教学所需加强的东西。同时,又用长期从事高层次学习和科研的积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他从教中学的优势所在。他也认为,在教好中学课程方面还要继续探索。他也再次强调,高学历的人才并不一定都能教好普教,而许多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也很成功。本科生、硕士生还是普教的主力,但博士、博士后将越来越多地走进普教,并且在经过选择与淘汰后,适合从事这项工作的高学历人才,会在普教特别是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采访,记者有如下的感想:有道是“名师出高徒”,所以求师要求“名师”,但更应求“明师”。这个“明师”就是“高明之师”,虽不能说高学历就一定“高明”,但其中“高明”者理应比一般人中为多,否则还用那么多年去求学干什么?家长、学校、社会都希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欲求徒高,何惮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