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春高新区 十年一飞跃

管委会机构从22个局变为4个中心,注册企业从89户发展到近2000户,一减一增耐人寻味——
2003-01-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新年过后,到长春市高新区管委会办事的人发现这里的牌子换了。以往熟悉的规划局、建设局、经贸局、招商引资局等已被4个全新的牌子所取代——“投资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发展中心”和“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从22个局到4个中心,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管委会副主任孙莉说,这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着眼于长远发展、在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是高新区十年奋斗路的新起点、高新区二次创业中的一个新飞跃。

“什么都不像”的服务模式

成立于1991年的长春高新区曾先后荣获国家“十佳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秀管理奖”等多项荣誉,2001年又被科技部授予“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综合指标评价居全国53家高新区前十名,全口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开发区之首,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经历了10年奋斗的长春高新区,面临着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全国53个高新区的新一轮竞争,面临着10年发展后体制回归的困惑。

这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高新区如何进入世界经济主战场的课题。

长春高新区管委会在去年末将自己推向了一个新平台——将22个“五脏俱全”的政府管理部门在最短时间内整合成四大中心。投资促进中心全面负责招商工作,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管委会与企业之间坚实的桥梁,建设发展中心集建设、规划、土地、招投标、城建管理、建筑设计等职能于一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围绕社区建设改善区域的人文环境。这是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由机关型服务向实体型、经营型、市场化服务的转变,由多主体、分割式服务向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的转变。它淡化了管理强化了服务,围绕经济,突出重点,职能清晰,功能完备。

高新区人自己评价说,高新区政府形成的是既不像机关、也不像企事业单位的新模式。入区企业喜欢这种什么都不像的服务模式。

投资促进中心成立不久,就促成了由海湾国际控股集团与高新区共同投资兴建的长春龙腾国际科技园正式进入高新区,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预计科技园的GDP在2007年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建设发展中心所属的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在成立半个月的时间就与中国银行正式签约,贷款1亿元人民币作为土地储备资金,首批资金5000万元已经到位。

刺激创新的园区文化

长春高新区内注册企业已由建区初期的89户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近千户、年产值超千万的企业近200户,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和利税分别为1068亿元和173亿元。

这样的成就来源于园区鼓励冒险、刺激创新、容忍失败、绝少束缚、全力支持的独特文化。

长春吉大广元酶工程有限公司创办于2000年12月,进行的是以“嗜热酶”为主导产品的特种酶制剂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公司现有产品处于中试及小试的研究开发阶段,高新区创业园为公司进行了整体包装,使公司被长春市科委列为重点扶持单位,“超级嗜热脂肪酶”项目被列入国家科委“十五”公关计划。如今,公司的研发实力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2001年,公司两家原股东增资300万元,使公司的股本金增加到1000万元。

创业大厦是长春高新区的第一孵化器。在这里,每年都有五六十户企业进入。当这些人只带着一个项目来的时候,这里给了他们资金、政策上最大的优惠与支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每年都有二三十户企业失败地离去,但只要需要,这里还是他们有力的支点。

独特的文化支撑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如今,长春高新区相继建立了生物医药园、计算机软件园、汽车工业园、海外学人创业园、光电技术产业园、吉林大学科技园、大学城、新材料园等八大园区。这些特色园区的蓬勃发展使长春高新区成为国家级软件研发基地、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和高心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2002年6月27日,长春高新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UKAS国际证书,成为东北地区惟一通过此项认证的区域。创造一流的软硬环境、让高新区成为高科技企业的最佳栖息地,已经不是口号。

建设数字型、信用型、无费型、生态型、服务型高新区是长春市高新区全新的目标,他们努力打造的是全国一流的软环境、冲刺的是世界先进科技园区的高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