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心血管病生理学家,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望21世纪医学的发展,我首先认为实际上我们是无法准确预言明天会出现什么新东西的。在1899年的时候,也有人预测二十世纪医学发展的前景。但没有人想到会有化学药品,更没想到我们会有基因工程。1987年时,一家大医药公司组织二十多位知名医学家预测医学的发展前景,他们预测到2000年时,①艾滋病、麻疹将被消灭;②癌症的治愈率提高到2/3;③多数状况下冠脉搭桥术将被微创技术或溶栓药物治疗所取代。这只是预测13年后的事情,偏差竟然那么大,要是预测100年又会怎么样呢?
然而人们常常希望有人能够对医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未来做出预测,从科学发展上讲,好的预测确实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我愿意就医学伦理问题做以下几点预言,以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因为目前我们已经感到,医学伦理学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首先是关于基因歧视问题。越来越多易感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自己容易得什么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基因歧视问题。例如一个女孩如发现有乳腺癌易感基因,就可能找不到对象;另外,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接纳她的投保等等。与不知道与这一易感基因而突然得乳腺癌相比,她的生活质量可能更低。
二是关于基因修改问题。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完全有可能修改自己,特别是后代的基因,这对预防与治疗疾病,对人体性状的改善,是非常诱人的。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在修改基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出一种新的生物病原体,而人类对此病原体尚无准备,那么就有可能对人类造成祸害。此外,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改变一个基因后会不会引起一系列其他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这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再则,还有一个哲学问题,就是什么是好的基因。如果人人都变得漂亮了,漂亮还存在吗?如果人人都变得聪明了,聪明还存在吗?
三是关于医学的根本目的。医学的目的常常被认为治好疾病,最多再加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现代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下,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显著的延长,但与此同时,老年痴呆越来越多,肿瘤病人越来越多,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风湿症等慢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现代医学面向一个一个现有条件下可以诊断的疾病,常常是找到一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却产生与发现更多的疾病,而且对亚健康状态置之不理。其实,医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而健康的概念应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医生们常常为了挽救生命,不惜昂贵的花费,但常常换取的只是病人更大的痛苦和苦恼,这一点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
四是关于医学公平问题。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财政能力与公众福利费用的增加也难以满足医疗支出的增长,在发展中国家,矛盾就更为尖锐。有限的医疗资源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到底应当首先满足有钱人、发达地区的人、病重的人、年长的人、年轻的人还是贡献大的人?似乎没有一条原则是公正的。一些专家曾认为中国上世纪60-70年代的医疗是最为公平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这种公平已无法维持,此外那是一种贫穷状态下的公平。如何寻求最大限度的医疗公平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困难而极为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