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育新的大学人文精神

2003-01-3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田建国 我有话说

大学人文精神,是人们对大学崇高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概括,以及内部管理和运行的哲学基础。加入WTO以后,人文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再造显得更为迫切。WTO的不少规则本身就是道德人格的要求。WTO的基本规则包括公平交易、透明度和非歧视性等。这些原则在更深层次上蕴含着道德人格的要求。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市场经济要求将人格教育纳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既要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即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又应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敬业和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青年学生安身立命、待人处世、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方面。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人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的社会化发展,也是人的自身需要的品德、能力、社会交往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和选择教育的价值。

从总体上看,教育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首先应该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必须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去禁锢人、约束人、束缚人,而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是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德育应当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育也应当着力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及独立人格。德育要从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抓起,为人才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

21世纪是新的综合世纪,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西方科学与东方哲学的结合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规律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识,古今中外大家皆两者兼备。人文文化背景愈宽厚,人的融会贯通能力愈强,创新能力愈强。自然科学解决“如何做”,人文科学指导“做什么”。21世纪工程师必须熟悉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21世纪工程师至少要回答四个问题:会不会做,这是技术的要求,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值不值得做,这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要求;可不可以做,这是社会学与法律学的要求;应不应该做,这是伦理学与生态环境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科学教育任务是继承前人知识体系,科学创新要求对原有知识结构提出挑战。接受知识需要理性,科学创新的灵感则依赖于悟性。科学创新不是前人知识的逻辑推导和理性演绎,而是感悟性的灵犀一点通。思维解放是产生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人文教育有助于形象思维,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提高人文修养,开拓创新思路。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品格和创造基因,进而达到培根所说的境界: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实现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美的追求。人才成长要有一个平台来支持,既包括基础设施和待遇硬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和科学精神氛围的软环境。硬环境是身体的驱干,软环境则是它的大脑和灵魂。软环境能够内化于人,影响更深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