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7日电解放军总医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研制新型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获得成功,这标志我国血管内支架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专家介绍,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血管狭窄性病变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临床应用的金属支架主要依赖于进口,不仅花费了大量外汇,而且无法避免金属支架本身的弊端,如金属支架植入人体血管后,虽然迅速开通了病变处血管,同时也造成对血管的慢性损伤和机械性刺激,大约25%-35%的患者在金属支架植入后的3-6个月内发生血管再狭窄,需要再行血管搭桥术。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张金山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肖越勇博士和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联合开发研制成功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采用了生物可完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L-乳酸制作支架基杆,通过材料改性控制支架在体内的降解时间,使支架在完成血管的支撑后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影响。为提高支架的载荷性能,研究人员在支架表层造孔和涂膜,使支架携带了抗血栓、抗血管增生等多种药物,可在支撑狭窄段血管的同时释放药物对局部血管病变进行治疗,当狭窄段血管通畅内膜愈合完好后支架自然降解,为防止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开辟了新途径。据研究人员介绍,动物实验证实,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