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给“背景”曝光

法言法语
2003-02-21 来源:光明日报 吴志雄 我有话说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30分”节目播出一条新闻,说他们的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广东东莞市某镇一些夜总会里色情表演相当普遍,而且可以把女郎带到楼上开房间接受“特殊服务”。当记者担心“是否安全”时,夜总会的领班小姐明确告诉他:我们的老板很有“背景”,保险不会出事。

尽管如今某些生意人的话不值得相信,但这位领班小姐的话却是实话实说,因为有很多事实可作佐证——其一,记者暗访的两家夜总会,都在当地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眼皮底下,距离只有二三百米之遥,乌烟瘴气的色情表演却能延续数年之久而平安无事;其二,记者几次向附近的公安派出所、公安分局举报,但是公安人员不理不睬。透过现象看本质,足见这“背景”之说不虚,而且“背景”的能量显而易见。

“背景”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之一是指“背后可以倚仗的力量”。这“力量”所指,明眼人一看便知,乃权位的力量———有官护着,有权罩着,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排除?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背景”的影响无处不在。有“背景”的人可以办成许多按正常渠道办不通的事情,有“背景”的人可以无视法纪的存在,有“背景”的人出了问题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不学无术却在商海横行无忌之徒,一些劣迹斑斑而在官场如鱼得水之辈,不用说大多是有“背景”支撑的。

当然,“背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只有在人治重于法治、权力大于法律的土壤里,才可能繁衍生息。“背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从实际情况看,一种是亲情相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种则是“商品交易”的结果,以金钱、美色等为诱饵换来的。如此,“背景”的本质也就暴露无遗,乃权力私有化、商品化的具体体现;而权力的私有化,必然导致腐败的丛生、公道的沦丧。从这种意义上说,“背景”的存在,是对法治的漠视;“背景”的作为,意味着法治的软弱。问题在于,我们对“背景”的危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反腐败斗争中,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我们注重了对“前台”违法违纪分子的惩处,而忽视了对“后台”“背景人物”的查处。这种低风险、高回报,正是“背景”层出不穷、祸害不止的根源所在。

“背景”最怕“阳光”。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很有必要给各种形形色色的“背景”曝曝光,把其丑恶面目公之于众,让老百姓看看,这些人是怎样纵容、指使违法犯罪活动的,又是怎样在事发后千方百计阻挠案件的查处、包庇违法犯罪分子的,并依法依纪予以严惩。果真如此,看谁还敢肆无忌惮地充当“背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