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是我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几十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农业战线的前列。本文总结了刘庄50多年来充满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的规律,阐述了以刘庄带头人史来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长期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史来贺是我国农业战线一位传奇式先进模范人物。他从1952年担任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整整50年。他从当干部的那天起就立下誓言,要把刘庄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在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当出现政治波折时,他与群众一起埋头苦干,点滴积累,经受磨砺;当出现艳阳高照的和煦春天时,他甩开膀子,大干快上,乘胜前进。为此刘庄也常常成为党和国家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试验田”,它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来新乡工作有幸与史来贺多次接触,曾多次到刘庄进行调研,并从党的领导、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刘庄50年红旗不倒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史来贺今年已70岁高龄,但他思想敏锐,见解很新。他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愈是和他接触,愈是感到这个老典型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有魅力,有现实指导意义。史来贺与刘庄村不懈奋斗的50年,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50年。
史来贺说:“共产党人是为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而奋斗的,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尽到职责。”50年来,史来贺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不放松,使刘庄村经济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刘庄村经济由落后到先进有过三次突破。第一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们用5年多时间,对黄河故道留下的750块凸凹不平的土地进行改造,挖沟修渠引来黄河水,把盐碱洼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收田。在此基础上,他们把棉花作为农业起步的突破口,成立了有干部、技术员、老农组成的科研小组,攻棉花技术关。1957年首次获大丰收,千亩棉田平均亩产111.5斤,比当时全国亩产35斤遥遥领先。刘庄第二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即把发展重点由种植业转向工业。当时他们顶着压力搞起了工副业,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经济,并由此带出一批低技术粗加工企业。第三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庄在积累了十几年发展工业的经验、技术、资金和人才后,选择了生产我国短缺的、属高科技生物发酵产品的药品原料——肌苷。并由此引出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等一批产品,使刘庄经济展翅高飞。
生产关系由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有过三次变革。生产关系是个发展过程,它的完善与发展应当从生产力实际出发,自觉调整、主动变革。这是史来贺总结刘庄几十年来生产关系三次变革的深切体验。刘庄第一次变革是在1956年。这年,刘庄同全国一样完成了改革小农经济任务,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史来贺针对当时刘庄在土改时形成的坚强核心,党组织威望很高,初级社以来年年增产、极大地吸引了群众的事实,及时选择了村级核算体制。刘庄第二次变革是在1960年。史来贺针对“公社化运动”暴露出的许多缺陷,特别是针对劳动力过分集中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弊端,果断地把全村劳动力分成棉花、粮食、蔬菜、工副业四个专业队,实行“三包一奖”责任制,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刘庄第三次变革是在1980年前后。在中国农村变革的实践中,他既不头脑发热,也没固步自封,经过冷静思考,决定针对刘庄实际自觉调整。他们变革领导体制,革除人民公社时期党政不分的弊端,建立了党支部、村委会和农工商联合社。农工商联合社实行“集体综合经营、专业分工生产、分级承包管理、奖罚联责联产”的新体制,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刘庄变革生产关系的做法启迪我们,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主动研究生产力优化组合,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对生产关系自觉调整与变革,这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潜在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
群众生活由低水平到高水平有过三次提高。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党组织必须关注群众对利益需要的“日益增长”问题。史来贺说,刘庄几十年来从未偏离这一方向。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刘庄就率先解决了温饱,农民能“吃饱肚子,有房住”。20世纪80年代初,刘庄又率先实现小康,农民“有钱花,住上双层小楼房,每人每星期还分到半斤肉”。刘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家家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车等全套家用电器,还享受住房、上学、医疗等10多项福利。同时刘庄还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村里成立了篮球队、武术队、电影队,经常开展体育比赛、智力竞赛和歌咏比赛等,经常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旅游观光。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刘庄很早就开始探索以德治村与依法治村相结合的民主制度建设新路子。凡重大事务都交给群众讨论决定,特别重大的问题,还要群众反复讨论,甚至“全民公决”。
史来贺认为,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精神境界、人的素质都要提高,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人的思想,抓素质提高,抓精神文明建设,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集体经济要有集体主义”。这是史来贺总结出的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真知灼见。刘庄集体经济历经风浪之所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集体主义精神在其中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刘庄集体经济是建立在全体村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公有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最大优势是能把全村资源聚集起来加快发展,最大难点是要求全体村民去关心、关爱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它。史来贺为了培育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进行了不懈探索。在对集体主义的培养上,刘庄主要采取对比办法,即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贡献与待遇对比。通过对比找到个人差距,比出工作干劲,激发奉献精神。干部带头奉献更是一种无声的集体主义教育。史来贺常讲一句话:“群众富了,我就富在其中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种让群众先富的品质,既起到了平衡心理作用,又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刘庄通过培育集体主义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对我们坚定走集体道路有重要启迪。
“共同富裕要有共同理想”。史来贺从过去曾经有过的平均主义弊端中认识到,社会主义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应有两极分化。他结合刘庄实际探索出了“有差别的共同富裕”,实行“人人有工作,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工资加奖励”的分配原则。这种分配政策的结果是,劳动力之间收入差别在3倍以内,农户之间收入差别在1倍以上。2001年,全村劳均分配1.5万元,人均分配7000元,最高户人均1万元,个别最低户人均5000元。既户户超越富裕的小康标准,又没有过大差距。史来贺认为,这种分配制度在刘庄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最大优势是能使干部群众产生一种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忘我劳动的创业精神。这是形成共同理想的经济根源。这种分配制度的最大难点是对干部群众素质要求高。史来贺深谙这一奥秘。他说几十年来从未忘记“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含义。刘庄采取的一条做法是让干部群众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并且把国家发展目标同本村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产生出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思想教育方面,刘庄经常性地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群众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让“大道理”在农民头脑里扎根。同时,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立足本村优势,探索符合刘庄实际的发展道路,让群众明白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更大目标。
“农村现代化要有农民知识化。”史来贺说,这是刘庄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动力源泉。上世纪70年代初,史来贺就把村里的一些业务骨干派到郑州工学院深造。这些业务骨干毕业回村不久就派上了用场。刘庄药厂投产时,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染菌问题。史来贺和技术人员进行反复检查、试验、对比、分析,终于找到原因,并且研究出防治染菌新方法,大大提高了产苷率。目前,华星药厂肌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结束了我国肌苷主要依靠进口的历史,每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外国一位高科技权威人士说,“中国农民搞生物工程,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值得书写的一笔。”把“育人”放在首位,这正是史来贺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近年来,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他又提出了“换脑工程”。刘庄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省级一流学校,组织青年上电大、函大和业余文化进修班;请专家教授讲课;先后选送20多批青年技术人员到大型国企、大专院校进行深造。目前,刘庄已有1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有165名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等技术人员。这批人才队伍支撑起了刘庄的经济大厦。史来贺自己就是勤奋学习、努力钻研科技知识的典范。从60年代以来他先后荣获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当代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有重大贡献专家等称号。
史来贺把自己的执政经验归结为,当干部要为群众着想,不能怕出力,不能怕得罪人;共产党员的称号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吃亏也要带头;农村基层干部就是一个大服务员,在内为村民服务好,出门要遵纪守法;还要用党的一整套优良作风带出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
思想作风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史来贺认为,农民出身的党员,身上既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又有农民小生产者的劣根性,这种天然缺陷同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农村党员干部容易在历史转折关头思想上左右摇摆,行动上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史来贺坚持用马列主义世界观武装头脑,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二是对上级领导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三是遇事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50年来,无论发生政治风云变幻,或体制政策重大转折,还是村里产业结构调整,史来贺始终遵循一个原则:既不刮风,也不跟风,而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实际。
工作作风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艰苦创业。史来贺深刻体会到,改变刘庄面貌,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紧紧依靠全村干部群众。50年来,他始终与全村干部群众捆在一起,艰苦创业。在史来贺带动和影响下,刘庄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仅义务劳动一项,刘庄每年可节省150万元。
领导作风要民主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刘庄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集体家业实力雄厚,专业分工细,管理难度大,必须走思想道德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之路。二是领导人名气大、威信高,容易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干扰,即外部的掌声与鲜花包围和内部的决策“一边倒”。史来贺本着“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探索如何建立一套把个人力量融入集体智慧之中的民主管理机制,使干部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下,使决策沿着“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刘庄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刘庄制度的重点是约束干部,他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在史来贺与党委集体关系上,把防止“一言堂”作为重点;在干部与群众关系上,把监督干部作为重点;在刘庄与上级关系上,把防止“独立性”作为重点。刘庄制度表面看约束了干部权力,实际上保证了各方面协调发展。这是史来贺多年来居功不傲、保持普通劳动者本色的重要原因。
生活作风要甘于吃亏,无私奉献。史来贺长期生活在农民中间,深谙农民习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他坚信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能亏百姓的为政之道,做到了人不离刘庄,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脚踏实地带领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史来贺从当干部那天起,一直按群众平均水平拿工分,上级规定给干部的补贴,他一分也不要。1965年,他开始拿国家干部工资,当群众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集体,按劳力平均水平参加分配;当群众的收入超过他的工资收入时,他仅拿自己的工资,不要村上的补贴。村里新楼盖好后,干部群众动员他第一批搬进新居,被他婉言谢绝。6年后,刘庄住宅楼房全部盖齐,史来贺才和最后一批群众搬进了新居。几十年来,史来贺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与日俱增。
刘庄50年不断发展,50年与时俱进。其根本经验是什么?史来贺说,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刘庄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好自己的路,把党组织的凝聚力、集体经济的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发力、文化科技的推动力拧在一起,汇成强大合力,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新乡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