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将铭记这五年

2003-03-05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孙杰 于绍良 赵承 我有话说

在每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提交大会审议并经大会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的施政大纲。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即将结束之际,记者以这五次报告中的有关论述为视角,回眸5年来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

为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1998年3月5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展望未来的五年,我们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下个世纪头十年的发展规划,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点评:“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万多亿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这五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初步确立。通过实施“九五”计划,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立了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

1999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年初就采取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对策。中央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预算后,国务院增发1000亿元财政债券,重点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点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矛盾日益突出,通货紧缩趋势日渐显现。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年来,我国累计安排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9%左右。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我们要始终发挥好这个优势,坚持并不断完善扩大内需的方针。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1999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本届政府极其重要的任务。”

点评:5年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了12次会议,审议了29项有关科技教育的重大议题,作出了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决策,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五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1999年以来,国家利用国债资金支持高等学校新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项目1080个,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20万人。

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铺开

2001年3月5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其他面向农民征收的一切行政性收费。这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点评: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此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不断扩大。到2002年,以省为单位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20个省市自治区,其他省份也在部分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这一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达到245亿元。试点工作初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关系,新的农村税赋制度框架初步确立。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改善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乡村机构改革和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农村税费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走出新路

2001年3月5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强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

点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此后,国家加大了企业兼并、破产、关闭五小等政策的实施力度,出台了债转股、技术改造贴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到2000年11月,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减少4391户。2000年开始,国企经济效益连续三年保持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向深化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等纵深方向推进。

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

2002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点评: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此后,我国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涉外经济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进展,企业竞争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5年间,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提高到2002年的5%左右。

西部大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0年3月5日。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点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规模6000多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公路干线等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工程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按规划有序推进。此外,还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和人畜饮水项目建设,安排了农村公路建设。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

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1998年3月5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加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点评:1998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作出“两个确保”的重大决策。五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政策法规逐步健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有所增强。到2002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超过1.4亿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比例由1998年的35%提高到2002年的99%;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1亿多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达9400万人。经过几年努力,一个保障制度规范化、资金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本届政府“从不因成绩而骄傲,绝不因挑战而气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历史,将铭记这五年!(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