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呼和浩特3月8日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内蒙古师范大学,坚持教学立本,科研强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学科群。
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于1952年。50年来,学校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教育战线培养输送教师7万余人,学校共为自治区培养少数民族教师和各类型人才近2万人,全区受过高等教育的蒙古族知识分子中有近1/3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培养的。在内蒙古的各类学校中,80%的教师骨干和校长是该校培养的。在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占地面积最大,学科专业设置最多。现有11个学院、13个系部,32个硕士学位点,45个本科专业,居内蒙古高校之首。学校还担负着为黑、吉、辽、冀、甘、青、新疆等7省区培养蒙古语授课师资和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
内蒙古师范大学坚持科研强校,积极创新,力求精品,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师范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道路。学校现有33个研究所(中心)。在中外数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民俗学、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跨文化心理教育研究、应用数学、材料物理等20多个学科专业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有的已达到国内较高水平。
该校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在国内外占有突出地位。在数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和天文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成果丰硕,培养的人才已成为全国科学史学界的一支生力军。该学科李迪教授是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学科带头人罗见今教授自1993年就协助西北大学科学史博士点学术工作,已经培养出7名博士生,协助培养博导1名。民俗学是学校民族特色鲜明的学科。它植根于蒙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本学科带头人盖山林研究员、扎格尔教授学术成果颇丰,学术论文被美、英、意大利和国内50多家报刊杂志刊载。植物学学科在蒙古高原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植物、牧草资源以及地区民族植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形成特色和优势。教育学原理学科在民族教育、教育哲学、跨文化心理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居于同行领先地位。应用数学在稳定性理论、泛函微分方程等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术成果多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学术水平居于国内同一学科的前列。材料物理研究有重大突破,物理系蒙古族青年教师特古斯博士对磁制冷材料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成果2002年发表在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Natu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