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从人口大省迈向人才大省

每万人口在校学生全国第一 高招录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03-2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最新统计表明,河南2002年全省每万人口中,各级学校平均在校学生数9555人,名列全国第一;去年高招录取率达63%,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步的是,十五大以来的5年间,河南提前两年通过国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验收,提前一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高等教育结束了没有国家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三无”历史。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高中级人才近5年的增幅分别达50%和57%,种种迹象表明,人口大省河南正在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教育大省、人才大省。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如何将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人才资源,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科教兴豫”和教育事业优先、超前、加快发展的方针,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九五”期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总额达到339.42亿元,年平均递增高于全省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速。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01年达到了133.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6%。在有关部门协调下,各商业银行仅去年就累计向高等学校发放贷款50.5亿元,为教育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河南首先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在全省实行责任制,层层分解指标打攻坚战,使非文盲率1998年就达到98%以上,摘掉了文盲大省的帽子。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达到99.6%,初中达到97.1%,同时在全国率先落实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管理权限全部上收到县,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为了适应高校扩招需要,河南近年加快了普通高中的发展速度,在校生目前达125万多人,比“九五”初期增长了172%。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坚持“就业拉动”,以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变每年一次招生为多次招生、跨区域招生,凭初高中毕业证书免试注册入学,实行“3+2”分段制、“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等办法,为人才成长构架全方位立交桥。在职业教育普遍滑坡情况下,河南各类职业学校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居全国第一。

中高级人才的增长是当地人口素质水平的标志。根据河南高等学校存在的专业偏窄、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办学、质量效益不高的弊端,原河南省长李克强在全省“十五”计划制定时就提出,“随着‘普九’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的新形势,必须适时调整人才结构,加大培养高、中级人才的力度,要在高等教育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实现突破。”根据这一思路,近年来,有关部门将培育龙头高校、实现高层次突破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来抓。分别将郑州、开封、洛阳三个重要城市内原有基础较好的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了新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创造条件使8所专科学校先后获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设置了1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层次结构的优化,使人才、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使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郑州大学通过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后,一次通过国家计委专家组验收,成为河南第一所国家重点院校。该校的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和河南农业大学的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学科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这两所学校的“橡塑模具工程中心”和“小麦工程中心”成为国家级工程中心。至此,河南没有全国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历史成为了过去。与此同时,河南抓住高校扩招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高校规模。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998年的14.6万人发展到46.9万人,研究生6000多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3%。

与此同时,河南还由省人大正式颁布实施了《河南省人才流动条例》、制定了《关于积极做好引进人才工作的通知》、出台了关于高级知识分子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的优惠待遇等政策和措施,推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据省人事厅课题组去年6月的调查,河南已有院士1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72人,博士后和博士670多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