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20个,30个……随着求助传呼不断增加,成都大街小巷,“共产党员服务队”救助车风驰电掣,一群“和车轮赛跑的人”驰骋在用电救助的火线上。
2002年7月,成都地区持续高温酷暑,整个城市电网极限运行,事故频发。成都市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火线显神威,他们写下的用电抢险风景线,至今仍在不断延伸。
7月10日,青羊区文庙街片区突然停电。这条街上,住着一位71岁的退休教师李先生。李老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必须1小时内用吸痰机吸一次痰,长时间停电将危及生命。晚上9点45分,青羊区供电局党员服务队队员夏进秋、秦锐闻讯感到现场。经检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用电负荷太大,下杆线烧断了搭头。两人立即抢修,李老老伴和一群居民仰头焦急地等待。10点30分,来电了!期盼中的太婆握住两个队员的手,声音有些哽咽:“你们这是抢搭了一条命啊。”
成都第一福利院里,住着300多位老人,这里环境优雅,但食堂和厨房的用电困扰着老人。锦江区供电局党员服务队队长刘曙新到现场查勘后,发现厨房内电路设备早已老化,承载不起大负荷机器。了解到福利院经济不宽裕,他立即向局里报告,局里决定提供材料,免费为福利院维修电路设备。火热的7月,党员服务队的队旗飘扬在福利院的花园中,厨房里几个党员挥汗如雨,队员文正刚干得兴起,一不留神改刀滑下戳进了鼻子,鲜血和着汗水从脸上滴到开关板上。福利院领导请来医生要给他包扎,他固执地说:“没事儿,把开关板作好后再处理吧,厨房里还等着给老人们做饭呢。”当夕阳的余晖照进厨房时,大伙已将老化的导线和陈旧的开关、插座更换一新,还加装上了保险。走进食堂的老人们,用一句质朴的话语表达了激动的心情: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经向社会征集,100户特困职工、残疾人等成了服务队的特别服务对象。队员与他们建立了定期上门免费服务制度。83岁的严大爷和徐婆婆靠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日子,每月20元的电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两个老人总觉得电表或线路有问题,当两人到供电局说了想法后,服务队队长刘绍林和队员邓异阳来到他家,发现这个家穷得连凳子都没有。他们仔细检查后没有发现电路异常。没想到老人却说:“我们不是抠门,这电费实在是负担不起啊。”看到老人尴尬的脸色,刘队长心里不是滋味,他想了想郑重地说:以后你们就尽管放心地用吧,电费由我给你们缴。以后,服务队成了这个家的常客,不时为他们送去大米、食油、猪肉。
3个月后,两位老人来到成都电业局,找到局领导,郑重其事地拿出一个包裹,仔细打开,颤微微地抖开一面鲜红的锦旗,上书:“学习三个代表精神,为民办实事见行动。”
去年4月5日,成都电业局抽调思想和业务过硬的24名共产党员,组成锦江、青羊、金牛、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四个分队,每队6人,统一着装、统一佩带“共产党员服务队”胸牌、统一车辆、统一队旗,24小时值班待命;公开党员身份、姓名,公开传呼、服务内容、服务形式、质量标准和监督电话,为群众用电排忧解困,承诺“一呼必应,有难必帮”。成都市电业局制定了服务队实施和考核办法、工作细则,局领导亲自抓,分局领导为服务队第一责任人,一抓到底。
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的这天起,驾驶着“共产党员服务队”标志救助车的共产党员们,开始了和车轮赛跑,与时间抢夺光明。一年来,接到传呼13200个,上门服务4500次,回答用电咨询8000多次,对100多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特困职工实行特别服务。队员们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辛劳和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的真实行动,改变了昔日的“电老虎”形象,赢得了群众一个亲切的称谓:电力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