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媒体激活 “中国竞争力”概念

2003-03-3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田延辉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继“全球竞争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100大”、“中国县级市竞争力100强”等评价项目成功推出后,中国新闻社评价中心日前在京推出“首届中国竞争力论坛”,似乎成为一种必然。当经济学家、企业管理者走上论坛,探讨中国企业和区域发展的竞争力的时候,人们发现“中国竞争力”的概念被激活,媒体正从传统的新闻播发转向开发信息的使用、创造新的信息,引领一个全新的领域。

“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等词汇,近年来在媒体上高频率出现,成为经济社会的流行语汇。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在这次论坛上说:“大而言之,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小而言之,竞争力的大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竞争力内涵丰富,包括可以量化的因素,也包括难以量化的因素,如体制创新、领导者素质和团队精神等。目前我国有5项城市竞争力评价和一项县级的竞争力评价,只涉及全国城市数量的5%,竞争力评价领域存在很多空白。中国新闻社评价中心依靠中国学者用9年时间创建的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式,开展了竞争力系列评价,相继公布了多项评价结果,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在市场交易中买方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了解总不及卖方,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将造成交易不公平,信息时代存在信息过载和决策信息缺乏并存的“信息悖论”。中国新闻社总编辑、评价中心主任郭招金说,评价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工具,是解决信息过载的途径,它可以满足所有经济实体和组织被肯定的深层愿望。竞争力评价包含对于未来的预测,它的发布可以使获评对象相互了解,共创未来。

竞争力由媒体进行评价有很成功的先例,美国《财富》杂志1955年开始推出美国企业500强,继而每年推出“全球500强”等评价结果,影响深远、备受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