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营销昆明:为春城设计一张新名片

2003-04-02 来源:光明日报 昆明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昆明市人民政府外商投资办公室 我有话说

实行自动化控制的花卉温室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001年6月,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500名市长形成这个宏大共识。

有资料称:2030年,60%的农业人口将转向城市,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9亿。城市,正承载时代的重负,城市的发展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挑战,直面每一个城市管理者。如何为自己的城市设计一张新的名片?如何将自己的城市连同它的产品一起推向市场舞台?这已成为城市管理者们殚精竭虑的主题。

“营销昆明”:打响了“第一枪”

2001年11月28日,春城冬日的阳光依然是那么明媚温煦,昆明国贸中心发布大厅迎面的主题板上“营销昆明”Marketing Kunming一行大字,引来了一行行热切的目光。

就是在这个冬日,昆明市在全国率先将“营销一座城市”的理念引入了政府工作,响亮地提出了“营销昆明”的口号。2002年3月,在昆明市第十一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昆明市市长章振国在代表昆明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营销昆明”列入今后一个时期昆明市政府的一项工作。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共昆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健强再次明确指出:要做好“营销昆明”工作。

“营销昆明”,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出示了一张崭新的名片。

中国著名策划人王志纲最近在央视“西部论坛”上一语惊人:“营销昆明”,就像南昌起义,在中国城市“打响了第一枪”。

把昆明打个“包”“卖”出去

“营销”二字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尽管这个泊来品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在中国叫响,但谁都知道:营销,不就是卖东西吗。“营销昆明”就是把昆明卖掉?

上个世纪末,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有一本著名的专著《国家营销》,书中“营销一个国家”的理念,实际上就是提出一个评估自己国家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的体系,他认为这个体系有利于制定一个与其他国家在资源、投资及旅游等方面进行竞争的战略计划。

“营销昆明”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念。它借用现代整合营销理论,把昆明市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产业与投资环境等代表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要素重新整合,作科学的评估,并将它们有机整合为一个城市品牌,让世界首先从认识这个城市品牌最终认识它的产品。直白地说,“营销昆明”就是要把昆明打个“包”“卖”出去。

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由昆明市外经贸局等17个部委办局及媒体主办联办,以“营销昆明”为主题的八轮昆明优新产品、工艺、技术推介发布会,将“营销昆明”推向实作。

“营销昆明”的首倡者、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认为,“营销昆明”说到底,就是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将昆明市“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

有专家认为:城市整合营销思路,是昆明市人民政府面对加入WTO的一次战略性的应战,是昆明市政府主动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昆明是否需要一张新“名片”?

一座城市的“名片”,实际上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品牌。

一座城市可以不可以被品牌化?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Lane·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

2000年元旦,正值北方天寒地冻,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一个5秒钟的广告——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歌声,阳光、海鸥、鲜花、少女推出“昆明天天是春天”的字幕。之后整整一年,一个春天永驻的城市,和着’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余音,一直伴随着亿万中国电视观众的生活。

春天,成为昆明的一张大“名片”。这张“名片”,引来了海内外如潮的游客。2002年,昆明市共接待游客20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1.4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游客7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旅游业成了昆明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项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然而,当“春天”这张“大名片”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传阅”和认知的同时,也有人在问:昆明除了春天还有什么?

昆明市政府也意识到,除了“春天”这张“大名片”外,昆明市还应当同时设计另一张“名片”。

昆明除了旅游还有什么?

这是一个近乎于警示性的提问。

虽然“云烟”至今依然是中国最著名的品牌;虽然“云南白药”几十年经久不衰;虽然“昆明机床”的精密技术依然在亚洲领先;虽然“斗南花卉”已占有全国花卉市场的三分天下。但是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心城市,昆明的名牌商品数量微乎其微,与它的地位大相径庭。

其实昆明有的是好产品,只要走进昆明,你就可以看到——

昆明有全国最好的变压器,新中国50年大庆时,天安门广场的亮光工程就是特选的昆明赛格万干式变压器;

昆明有全球首创的高科技生物工程新途径技术——“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中国农业理论界泰斗杜润生曾经说过,如果袁隆平值1000万,那么发明这项技术的那中元就值3000万;

昆明有在全国同行业独树一帜的滇虹药业的“康王”系列药品,具有同类药品中的一流疗效;

昆明有被国家列为“国家生物高技术专项示范工程”的“单克隆抗体产业化”项目。当我国单抗仍然停留在实验室没能集中形成产业时,昆明云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首次在国内达到年产50克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能力;

昆明船舶集团开发的自动化物流管理系统、昆明明星电脑公司的进销存商务管理软件,其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

不久前,一位日本商人来昆明考察投资环境时,在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看到了许多国际上少有的高新技术产品,他感到十分惊讶。就连昆明人自己对此都没有多少认知,而这些让外国人惊诧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更是有限。

2001年初,昆明市对具有代表性的2275户工业企业近几年主要产品销售方向进行的调研发现:昆明不缺在全国技术领先的优新产品和工艺、技术,最缺的是名牌商标和名牌产品。目前昆明市地方工业产品60%以上销往省外、国外,其中不少产品大有竞争潜力,但是,这些产品在国内外真正有影响力的不多。其重要原因,就是仅靠企业单薄的“小舢板”,生产规模和营销资金都很弱小,市场营销的力度显然不够,难以抗衡竞争中的大风大浪。

政府为企业搭个大舞台

2001年11月28日,对昆明市来说应当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营销昆明”在这一天启航。这艘以“营销昆明”为主题的“航母”驶出的第一站,就是“昆明优新产品、工艺、技术推介活动”。历时5个月、8轮,200多家、8类340余个优新产品,在昆明最权威的展示中心——国贸中心隆重展出。

这就是昆明市人民政府为企业搭起的一个平台。

在“营销昆明”这个航母上,整合了昆明市最具代表性的优新产品和技术。这些产品首先在家门口展示,真的让昆明人自己大吃了一惊!原来昆明市还有这么多在全国也堪称一流的名、优、新、特产品、工艺和技术。

“营销昆明”又出了家门、国门驶向世界——

2002年6月,“营销昆明”优新产品展示营销中心成立,几家营销公司将为营销无门的企业代理产品销往国内国外业务,使“营销昆明”步入市场化的轨道。

2002年3月,“营销昆明”网站正式注册,成为昆明市的一个品牌平台向国内外推出。

2002年4月,“营销昆明”走进“2002越南国际贸易博览会”,10多家企业带着数十个产品,分别在河内和胡志明市进行了广泛的洽谈,并签订了500多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和协议。

2002年4月,“营销昆明”走进“中加经贸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组织了一次高水准的“营销昆明”产品和投资环境的专项说明会。

2002年10月,“营销昆明”走进泰国,举办“营销昆明——昆明贸易投资推介说明会”,引起媒体的强烈反响,泰国国家电视台到现场作了专题采访,《世界日报》作了报道。在泰国清迈举办的展销会上,曼谷市副市长、清迈市市长表示要加强与昆明市在各个领域的经贸合作。

2002年5月,“营销昆明”馆常年入驻昆明国贸中心,利用每年举办30多个各类大型展洽会、交易会的机会,全方位长年营销,逐步做大、做强。150多家企业报名入驻,涉及IT、生物技术、机械、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各主要领域,一批优新产品和企业将借助“营销昆明”平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2年6月,在第十届“昆交会”上,“营销昆明”馆正式登场,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美国BERL THOMASAND ASSOCIATES机构的总裁贝尔·托玛斯博士对营销昆明馆大加赞扬,并在馆中找到了合作伙伴。

2002年9月,“营销昆明”走进“第三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在这个汇聚了50个国家的商务参赞、100多个跨国公司的商务代表,20多个地方政府代表团和企业,以及近百名中央和北京的报刊、广播电视记者的高层次国际商务活动上,“营销昆明”出尽风头。参加“第三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的中英商会执行董事柯能高兴地说,我作为云南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团顾问,看到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在北京“营销”自己,感到由衷的高兴。意大利圣保罗意米银行北京代表处副代表周卡罗、澳大利亚国际商会项目官员杰弗·莱蒙等都对昆明市政府“营销昆明”这一全新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相信云南一定会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

“营销昆明”的营销:“售卖”一座城市的精神

2001年6月,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与会的500多位市长已经开始感觉到城市日益商业化的挑战,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就是将过去传统的建设和管理一座城市,变为经营一个品牌。

一位专家精辟地说:推广一个城市品牌实质上是售卖一座城市的精神。

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认为:“营销昆明”经过一年的传播和运作,它本身已经成为昆明市的一个城市品牌,当它在越来越多的媒体,越来越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后,我相信人们已经从这四个大字里面读懂了昆明的城市精神——一种大胆创新,充满生机,进取向上,不断追赶时代潮流的现代城市精神。

也许,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会像认识昆明的春天一样,认识“营销昆明”。

也许,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会像亲临春城感受春天一样,走近昆明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优新产品,重新认识昆明,重新了解这座城市在21世纪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