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原材料涨价

2003-04-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余凤玲 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天然橡胶价格都炒到天上去了!”这是一位业内专家对近期期货市场上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上涨的感叹。据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总部业务部总经理夏海介绍,半年间,天然橡胶的期货价由1万元涨到了1.5万元,涨幅达50%,居历史较高水平,这是对当前天然橡胶价格暴涨的真实反映。此外,农产品、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期货市场上也有所反映。

据了解,从去年底以来,制造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如钢材、塑料以及作为天然橡胶替代品的合成橡胶等,价格均大幅上扬。从2002年年底至今年1月份,国内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令人瞠目。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春节前后多次提价。目前船用钢板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上涨了1000多元,涨幅已达50%左右,而且其涨价势头仍在继续。

原国家经贸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外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个因素。

警惕成本推动型涨价

从去年至今,汽车和房地产一直是我国消费领域的两大热点,引发了对钢材、橡胶等原材料的大量需求,使其价格不断升高,这种需求拉动型的涨价是市场可以接受的。但除此之外,原材料价格如此暴涨还有一个更大的推动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介绍,受战争因素的影响,从去年下半年起,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目前虽然略有回落,但价格仍然偏高。

史丹指出,原油被开采出来后有两个走向:作为能源,进入炼油厂,加工出汽油、煤油、柴油等;作为化工原料,进入化工厂,加工出乙烯、丙烯,再往下游便生产出三大合成原料,即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业、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包装材料等各个方面。因此,油价的上扬往往引发大量以石油为原材料的工业产品随之涨价。以钢材为例,其原料成本中海运成本比重极高,2000年因油价上涨所导致的全球海运(散装)价格涨幅曾高达百分之八十,加上高炉生产流程中也要消耗一定的石油产品,因此油价上涨对钢铁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合成橡胶、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材料几乎全部来自石油,受石油涨价的冲击力度也就可想而知。很明显,此时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属于成本推动型上涨,是一种被动上涨,并非需求拉动型的上涨,危害极大。

原料成本不断提高,中、下游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但由于市场最终需求没有得到提升,中、下游行业一般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竞争激烈,企业想要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十分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不涨反跌的情况,不少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今年以来,先是中国家电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紧急对话,专门商谈钢材涨价问题;后有中船工业集团6家大型造船企业总经理联名上书,请求政府部门出面协调船用钢材涨价问题;轮胎生产企业也对橡胶的大幅度涨价忧心忡忡。

这次涨价倒是使得生产原材料的上游厂商尝到了不少甜头,这样一来整个产业链就出现了一种“上肥下瘦”、“头重脚轻”的局面。这种“发育不良”的产业格局看似对原材料厂商有利,其实对其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原材料涨价风险如何化解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两年我国钢铁业的产出和收益比例已经转向良性发展,但这次的大幅度涨价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全行业危机。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钢铁业目前追加设备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反倒是已经关闭的小钢厂和被限制生产的长线类产品可能再次上马,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加剧产能过剩。目前受战争影响,欧美国家对钢材的需求不旺。这次的涨价也不可忽视炒作效应,不少中间商囤积居奇。如果最终需求不能有效扩大,有朝一日行情变冷,大量囤积的库存也加入流通市场,将对整个钢铁业形成致命重创。

天然橡胶业也是一样,由于存在长达五年的生产周期,今天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五年后面对的很可能是全行业亏损。

如何化解风险,有关专家对此打了个比方:一粒石子被扔进水中,离石子越远,波纹越小。同样,价格上涨的力度在向下游厂商传递的过程中,其推动力会越来越弱,即越到下游,产品价格涨幅越小。也就是说下游厂商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将提高的成本消化掉。或者,企业可以尝试采用涨价原材料的替代品,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仍需要对价格进行小幅度调整。

有关人士建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释放引发原材料涨价的因素,如合理动用国家原油储备及其他原材料储备,对房地产热、汽车热适当降温等;此外,在期货市场开辟原油等原材料项目也是极佳的出路。期货市场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它本身有风险,但没有期货市场风险会更大,损失也会更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