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学七说》 
张良皋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定价:39.00元
我很喜欢三联书店出版的《乡土中国》这套丛书,读其中的《武陵土家》尤受启发,所以当《南方周末》“阅读”版的编辑向我约稿时就情不自禁为它写了一篇短评,不料由此得以结识《武陵土家》的作者张良皋先生。
张良皋先生是位极活跃的、性情中的人物,与之接触谁也不会想到他已是年届八旬的老人。他精神矍铄、开朗健谈,还喜欢到各地考察讲学。我在电视上就见过他老先生作凤凰卫视“寻找远去的家园”的嘉宾,与年青的电视人奔走于崇山峻岭之间,听说他还与重庆电视台的记者们考察三峡库区远古巴人的遗踪。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去年七月,他老先生从美国讲学归来,一个人顶着盛夏的骄阳到社科院来看我。真是很不凑巧,那一天因有首长莅临不得而入,我们只好找个饭店畅谈,并以新著《匠学七说》相赠。我以为这是一本讲中国建筑学的书,对此我完全外行,张老此举是明珠投暗。张老说,我这本书之所以不称作“建筑学”,而叫“匠学”,这就与纯粹讲建筑理论划清了界限。它是通过“匠学”来讲述中国文化的,是介于工程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本著作。
像许多老先生的学术著作一样,《匠学七说》写得有内容、有趣味、有性情,总之有自己的鲜明的学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这在学术著作中是不多见的。近些年学术著作崇尚规范,似乎有些忽略了个人的行文风格和可读性,有的学者甚至以使人读不懂为著书立说的目的,以艰深文其浅陋。在这方面许多前辈学者比我们这一代(也包括比我年轻的一代)做得好得多。
良皋先生也像许多老一辈的理工学者一样兼通文史,所以他在考察古代建筑文化的演变的同时,也发掘和解答了许多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问题。文史学者研究文化史容易流于徒托空言,而作为建筑学家的张良皋先生往往是从建筑演变的实例出发的,并论证了自己对于中华文明起源、传播的意见。例如本书第一节是“说筵席”,中国唐代以前上溯到“三代”都是“席居”,有如今日日本尚保存的起居习惯。从“席居”出发,作者不仅考察了它对建筑制度的影响,而且认为这种“上堂脱屦,登席脱袜”的习惯不可能产生于黄河流域、更不可能始于寒带,作者认为只能产生于南方。“筵席文明”是中国上古的文明,而作者认为它发生于西南,这对“华夏中心说”和中华文明的“西北源说”“东北源说”是个挑战。其它如第二节“说干栏——从原始到永恒的居住形态”;第三节“说圭臬——建筑原件如何生成意义?”;第四节“说风水——中国的环境科学和环境美学”;第五节“说朝市——搜索形成京都格局的隐形力量”;第六节“说班垂——中国大匠之学的缔造者群”;第七节“说纵横——历史横断面与文化发展的时空序列”。
这七节在分析该节所论述的中心问题的同时,也都在论证着中国文明的起源于中国西南,然后流播到东南、西北和中原直到东方海外的过程。这正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六国年表序》所指出的上古各朝都是“作事者必于东南,受功实者常于西北”。作者把它延伸了,并概括为“三巴寻五帝,百越探三皇,南中隐大荒”这三句。这种论述给读者解读上古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一些关于上古的传说和记载的矛盾和难以解释的现象得到新的解释。例如正统史家认为“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一般也把夏王朝的活动地区定位于中原一带,可是为什么上古有一些记载说“禹生于西羌”呢?大禹的陵墓为什么在浙江绍兴呢?那一带还有许多有关禹的遗迹?禹的遗踪还涉及到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这些看来好像是神话或荒诞不经的传说所致,但其中一定包含某些历史真实的,良皋先生关于中华文明的发生与传播的意见值得文化史研究者参考。
《匠学七说》学术个性还表现在其行文上。前面说到良皋先生的文史根柢很好,文字功夫很深,全书文字是很简洁的白话,也常有文言词汇和典故出现,但决不夹生;虽然此书意在论证作者的学术主张,但笔端常带感情,因此给读者以笔酣墨畅之感。在这里举其中一段话以为证:当作者比较上古中华文明与埃及文化时说到:有人把埃及的灭亡说成“悲壮的衰落”,未免拟之不伦。埃及之衰落,无“悲壮”之可言。埃及之灭亡完全是“枯萎”。光凭尼罗河那一碗水造就的文化,早晚会有枯萎的厄运。在中国,也曾发生“汤有七年之旱”;尼罗河过了苏丹南境,立即进入沙漠。几千里的蒸发渗漏,到埃及还余几何?一遇旱灾,何以支持!当我到撒哈拉沙漠深处游览时,也曾不禁浩叹:上帝既然创造了人类,为何同时创造沙漠!所以平情而论,中国得天独厚,埃及无法相比。汤因比例举的23种独立发生的文化中,天然条件能与中国相抗衡者实在寥寥。这种写法在其他学术著作中也是不多见的。它突显出作者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