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内第一个主体开放,功能多重,资源共享的高教园区在浙江省宁波市落成。
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近日向记者介绍说,宁波市委市政府1999年提出了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一号工程”,正是这个工程催生了中国第一个高教园区。“大学城”运行两年来已形成了独特的“宁波模式”。
在经费筹措方面,宁波采取了“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模式。在已投入的38亿元巨资中,政府投14亿元,学校筹14亿元,社会助10亿元。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既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又避免了原来办学体制下政府管理过多的弊端。
在办学的设置和方向上,怎样才能保证有较强的生命力?他们的作法是:
依托地方经济办高校。宁波是服装大市,年产服装13亿件(套),为此创办了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正在构筑医药大省,每年需要医药类人才近万人,该市以一些县、市制药、医药公司为股东创办起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依托名校办高校。该市投资8亿元创办浙江宁波理工学院,托给浙江大学管理,借助浙大的优势提升办学层次。
依托改革办高校。浙江万里教育集团与浙江农技师专“联姻”,创办全国首家国有民办的普通高校。
怎样管理好大学城?该市参照社区模式实行自治管理。对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园区经营等后勤设施实行社会化,引入竞争机制,由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
宁波“大学城”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大学城”内,各校间师资可互聘,学生可在校际间选修课程,学分互相承认;园区内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中心、国际会计中心、医疗中心等公共设施、教育、社会资源均实行共享或租借利用。宁波大学卫生技术学校负责人说,该校从老城区搬到高教园区,由于后勤社会化及科研设备可以租借利用,仅此就节省资金8600多万元,比原计划投资减少三分之一。
“大学城”的崛起使宁波市普通高校从1998年的3所发展到11所,在校生从1.25万人增长到6.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8%上升到27.1%。宁波人自豪地说:我们的孩子可以在家门口读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