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王立新教授(左)和院长叶孟理教授在研究工作
走进陕西理工学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宽阔的广场上喷泉迸涌;整洁平坦的道路两边树木葱茏;绿茵茵的草坪上建有精美的雕塑和供人学习与休憩的亭阁;座座高楼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着学院的发展和变化;无论是走向教室和图书馆的师生,还是三五成群在一起探讨问题的学子,都显得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在校园里构成了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这所充满生机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享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汉中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陕西理工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陕西理工学院是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原汉中师范学院的前身为汉中大学,创建于1958年5月,1978年4月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原陕西工学院是1978年12月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99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两校均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新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占地1500多亩,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有20个系41个专业。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相关的一级学科有26个,其中有12个省、院级重点学科。有各类实验室35个,其中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图书馆藏书85万册。现有教职工1537人,其中专任教师78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308人,有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者20余人。聘请了18位院士、博导为学院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和教授来院讲学任教。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工艺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关系,并与英国语言学会和澳大利亚月亮桥基金会长期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学院现有各类学生1832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3914人。多年来,学院坚持教学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管理兴校的办学思想,已为国家培养了三万多名中等以上教育师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有许多科研成果被用于地方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陕西理工学院正以合校为契机,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历史机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在学院跨越式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可喜的步伐。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学院跨越式发展,是陕西理工学院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本着这个思路,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把它作为搞好学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注意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抓学科建设。在办学实践中,学院领导深深体会到,教育思想的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为此,在合校伊始,学院就组织召开了全院教学工作会议和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开展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广大干部教师转变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更加懂得了办高等教育就必须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不放松。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之后,全院上下集中力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经费投入为基础,以激励政策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并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工作。
领导的重视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叶孟理教授为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依据规划,明确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院形成了学科建设的网络体系。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是学科成长发展的核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并形成一支合理的学术梯队是陕西理工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学院实行导师制、督导制,积极开展赛教活动,帮助和激励教师脱颖而出。积极选派教师去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深造,经常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指导。从1998年以来,实施了旨在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硕士工程”。学院多年连续拨专款用于“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并在1999年进行了阶段性滚动考核筛选。2000年,又出台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遴选办法。近年来,学院以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先后与国内六所高校联合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学院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一批学科带头人已经成熟起来,并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点。陕西理工学院明确提出了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口号,始终追求教学、科研的双丰收。学院确立了以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机电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化工为三大研究方向,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地方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肯定。
学院十分注重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一方面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社会急需的适销对路的人才,一方面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科技攻关,服务地方经济。学院改变过去那种等科研项目、等人上门来的做法,积极争取、寻找项目,主动上门服务。今年,学院组织教授访问团,带着项目,带着技术,到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洽谈活动,以此来锻炼队伍,寻求新的科研项目,谋求科研上的大发展。
学院在学科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在保证逐年递增师资培训费、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学科建设的日常经费的基础上,今年又另外拿出300万元,启动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等三个“百万工程”。以此,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激励广大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完成今年提出的“进一步整合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突出学科特色,构建学科体系,营造学术氛围,加强组织领导”的学科建设任务。
坚持学科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协调发展
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陕西理工学院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保证了学科建设与其它工作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学科建设的定位由学院整体定位来决定。在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时,坚持与学院的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相一致,做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攀高。学院十分注意优化学科结构,合理进行学科布局,基本上形成了以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并存和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院按照学科建设的规律,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打破系、教研室的界线,铲平“山头”,按学科群的划分在全院进行优化组合,基本上解决了分散主义的问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群。事实证明,这不仅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实质性的合校融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陕西理工学院十分注意培养和选拔学科、学术带头人,坚持把能团结人、有水平、有很强竞争意识,能够为本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选拔进来。学科是科研的基础,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前提,是拉动力。为此,学院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不断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教学工作的质量、培养人才的质量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学院始终坚持把教学工作纳入学科建设之中,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加入WTO后,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继而出现师资队伍、学术交流、学生来源的国际化。陕西理工学院在学科建设上能够正确对待这些新的变化,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的国际资源。继与美国加州工艺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建立校际协作关系之后,去年下半年又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商定了多项合作意向,如互派教师讲学、互派留学生、图书资料和教学科研设施的相互利用等。在学科建设的投入上,学院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自己多方筹资,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再一方面注意开发和发挥学科自身的造血机能,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的能力去争取经费,满足了学科建设的需要。
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在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陕西理工学院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优势,不断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大力培植新兴交叉学科,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谋求学院超常规发展。
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学科
陕西理工学院地处陕西南部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毗邻周边4个省8个地市,它北有秦岭,南有巴山,汉水中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在这里形成了南北气候、地质、生物、水系、土壤等方面的一个过渡交汇地带。这里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汉水汉族汉文化一脉相承。汉水流域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水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业已形成了以飞机制造、核工业、机械加工、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化工以及采矿冶炼为主的工业体系。作为该地域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陕西理工学院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学院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学科。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充分利用汉水流域丰富人文资源、地理资源、旅游资源,重点建设文艺学、历史地理、区域经济学和旅游学科,进一步地研究和发掘“汉文化”、“三国文化”,发扬栈道精神,发展汉水流域文化,成功地召开了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出版了《陕南文化概览》等专著,提出并论证的“汉中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已被汉中市政府采用,学院一举成为汉水流域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学院围绕秦巴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了陕西省资源生物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动物学、分析化学等院级重点学科,并同当地林业部门长期合作,对朱、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级珍稀动物进行基础性研究与人工保护工作。并对汉中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了系统研究,促进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保护,为使汉中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优质水源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建立了“秦巴山区动植物标本馆”,成为汉中市的科普基地;完成了“朱饲养与保护系统研究”科研项目,为保护朱提供了科学依据;学院在汉中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并在板栗、柿子、核桃、山野菜等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开展研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针对我国“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国防、军工企业迁至汉中,带动汉中工业发展的实际,学院狠抓机电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及化工等学科的建设,学院重点建设了机械设计与理论省级重点学科和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化工等一批院级重点学科,以及工业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企业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促进了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
在狠抓特色学科的同时,学院紧紧抓住合校的有利时机,加强文、理、工的相互渗透,积极推进学科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大力培植新兴交叉学科,运用交叉学科的力量,构筑新兴学科群落,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面向区域发展,推动学科建设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陕西理工学院的干部师生深深地体会到,地方高校要履行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学科建设必须坚持走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以支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学院充分发挥重点学科拥有高水平的人才,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的优势,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进行技术创新,不但降低了技术研发成本,促进了技术本地化和产业化,建立了产学研结合机制,形成了以高校为背景的高新开发区和以学科为支撑的学科性科技公司。
学科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区域发展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西大发展的深入,学院所在区域呈现出了大发展的局面,出台了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优惠政策,提供了许多新的项目,注入了发展资金,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和发展动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大量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这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需求,拉动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同区域发展相结合,与地方政府建立定期双向交流机制,同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区域科研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进行重奖,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既解决了区域发展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科队伍,壮大了力量,形成了学科建设与区域发展双赢的局面。
陕西理工学院通过抓学科建设,推动了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使学院的整体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1、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学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了以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修订了教学计划,突出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调动了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科技竞赛。近几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先后有9个代表队、81人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9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3次受中宣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