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发展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的质量与数量。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综合优势,从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在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苏北地区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是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苏北地区一半以上的从业人员在从事第一产业,且只创造出产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并成为制约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而最具吸纳劳动力能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显然不足,就业比重也明显偏低。可见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以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为前提的,在这里高等教育正是决定性因素之一。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如何面对本地区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知识结构,培养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是面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苏北地区既非国家重点扶持地区,又远离特大城市辐射,如何向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如何搭建更高层次的经济平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然而在人才建设方面苏北地区正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农村中等教育相对落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对偏低,培养和提高本地劳动者素质处于相对弱势;另一方面,苏北地区4所师范院校培养的部分毕业生也相继“孔雀东南飞”,又加剧了初等、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匮乏。
三是面临提升苏北综合竞争力的挑战。从整体上说,苏北三次产业的生产效率及其对人均GDP的贡献都比较低,尤以第一产业为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苏北与苏南相比是弱势,与中西部比较又处于相对强势,同时徐州又是2002年2月国务院批准江苏重点发展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因此,苏北地区第一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苏北高校在培养第一三产业所需人才方面将大有作为。江苏是经济大省、教育大省,一方面为苏北地区发展可以提供某些支持,另一方面苏北地区能否紧跟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对江苏的整体发展会有较大的影响。这对苏北来说既是无形压力,又是有形动力。
针对上述挑战,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正视和重视自己的历史使命,应主动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调整专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专业结构要有利于培养以资源加工为主体的新型加工业、制造业所需的工业化技术人才,提升工业化的技术档次;有利于培育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抓住国外和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的机遇,发挥后发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并顺势而上大力发展一三产业。
其次,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民办高等教育、社区学院、短期大学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办学体制,课程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多样化,学制更为灵活,形成多种教育和培训形式,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振兴苏北提供后备支援。
第三,加强横向联合,共建大学科技园区和实践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技术转移平台。高校之间打破校际界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发项目、共同申报重大科研课题,共同增强质量意识、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和使命意识,既提高苏北地区高校整体竞争实力,又为苏北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并以此推动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产业升级。这是高校服务苏北、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