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在诡秘凶险的海上雷场,构筑起通向胜利的海上通道,南海舰队某扫雷舰大队809舰以海上工兵特有的神奇,先后数十次完成实扫战雷和重大演习任务,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两次被海军树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日前,海军党委授予809舰“基层建设先锋舰”荣誉称号。
“工兵的精神,写满忠诚。我们驾驶着战舰,不畏艰辛,勇扫险雷阵。”这首扫雷舰大队官兵自己创作《扫雷队之歌》,是809舰的舰歌,也是809舰官兵“工兵精神”的写照。
上级通报,在我战斗舰艇编队即将通过的某海域有敌方雷区,命令809舰前往清扫。这种在不知预定雷位的海域扫雷犹如大海捞针,一旦不慎触爆水雷后果将无法预料,在世界海军扫雷史上发生过多例水雷炸伤扫雷舰的事故。
只有挑战风险,才能战胜风险。从模拟训练到实扫战雷,对809舰扫雷舰官兵来说,不仅是训练手段和内容的跨越,更是一场生死考验。有的战士写下血书,以表练兵决心;有的悄悄地写好遗书,应对可能发生的最坏后果。
空气仿佛凝固的机舱里,声纳兵报告:“左舷35度,距离15链,发现水雷二枚。”按照测定的雷位,扫雷兵熟练地投放扫雷具,随着“切割扫雷”一声令下,809舰舰尾的海面上先后浮出两个黑不溜秋的真家伙。
然而,在引爆第二枚水雷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水雷被挂在舰尾扫雷具上,铁筒般的真家伙就在舰尾不远处随舰飘荡。此时,2米多高的海浪一阵阵猛然拍打着扫雷舰,挂在扫雷舰上的水雷时而远走,时而向809舰一步步逼近。情急之时,扫雷兵曹武操起太平斧,果断砍断扫雷具铁链,随即,火炮手开火,“轰”的一声,水雷在不远处蹿出50多米高的水柱。水雷巨响的爆破声,宣告了809舰对抗性扫雷训练的新突破。
扫雷舰的战法、训法总是受到“敌情”的牵引。过去扫雷舰不曾涉足的许多禁区,而今809舰在扫雷训练中常来常往。
狭小水道扫雷过去是扫雷舰训练中的一个“盲区”。由于水道窄小,扫雷舰转弯、作业难度大,很容易造成搁浅、触礁等责任事故。809舰却在这种冷门科目训练中大做文章,取得突破。
混布雷扫雷是扫雷舰训练中的一个难点课题。面对定深不同、制式不同的混合雷阵,809舰第一个开赴雷场。训练中,海上7级阵风刮起的涌浪使扫雷舰摇摆达三四十度,多数官兵晕船呕吐,有的甚至吐出了胆汁和血丝。航海长许江涛为确保大风浪中航行安全,边呕吐边进行海图作业,连续两昼夜没有合眼。上等兵张桂铭因为晕船呕吐,脸色苍白,浑身直冒虚汗,他让别人用安全绳把自己捆在舰体右舷的栏杆上,手拿望远镜,坚持观察海上随时可能浮起的锚雷。
在一系列高难度的扫雷演练中,809舰完成了许多令人拍手称快的杰作。近几年来,官兵们主动到各类陌生海区摔打,设置各种复杂情况研讨战法,不断丰富着自己破敌之招的“战法库”,使自身扫雷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先后15次参加实扫水雷任务,成功率达100%,他们提出的多种新战法被上级采用和推广。
809舰是一条下水服役20余年的老舰,在与日新月异的新型水雷对抗中何以占得先机?
去年9月,舰队组织某新型水雷试验,第一次参与试验任务的809舰在海上工作了近10个小时,还是一无收获。当人们怀疑809舰是不是真的有些老化时,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里,先后5次改变扫雷方式,准确清扫出6枚新型水雷,为试验提供了可靠数据。某扫雷舰大队政委李全占说,809舰靠挖掘官兵的潜能,使老装备焕发了青春。
200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刘云飞被分配到809舰任副枪炮长,报到的第一天,舰上便指定他和一名战士接成帮学对子。刘云飞指导战士补习文化基础知识,战士则帮助他尽快熟悉各种武器装备。事后,刘云飞了解到,全舰共有近40个这样的帮学对子。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和创造力。刘云飞和同期分配到809舰的4名大学生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完成了1年的训练量,当年上岗当年通过独立操作考核。第二年,刘云飞还以优异成绩通过部门长全训考核,不久前被调到大队任枪炮业务长。为解决老型舰艇舱室漏水的难题,观通长汪求国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成功研制了“底舱进水报警器”。扫电班长许岩波等人改装的深弹装弹平车,不仅大大减轻了扫雷舰装填深弹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装弹速度和可靠性,被基地列入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展览项目。809舰官兵研究探索了20余项战法,进行了10多项技术革新,战斗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