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03-04-16 来源:光明日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145页)

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深厚土壤和现实基础,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本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在当代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民族精神是克服困难的强大推动力。每当遇到灾难或陷入困难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聚集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战胜灾害、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1998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顽强精神,充分显示了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第二,民族精神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把民心凝聚到“发展是硬道理”上来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力量、维系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发展,全党上下抓发展、促发展,这才有了今天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第三,在当今国际社会,民族精神还是捍卫国家主权、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文化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显得更加重要。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一个国家就形不成合力,就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强大的竞争力。有了经济实力,又有国防实力,再加上强大的民族精神,就不仅不惧怕任何霸权主义的恐吓和挑衅,而且能够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创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所塑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具体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形式和文化,已经积淀于中华民族大多数成员意识之中,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号召全党要继承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精神和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精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并将其具体概括为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和科学精神,给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我们弘扬、培育和丰富民族精神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否结合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紧密结合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发展振兴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总是与每一历史时期或阶段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联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能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社会发展最雄厚的伟力存在于我们民族自身,存在于各族人民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落脚到加快经济发展上来,落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焕发起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无穷无尽的伟力,结合新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找准自身的特点,着力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走出一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同时,在发展中也要吸取当代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成果,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的成功经验,体现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水平与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形成了丰富全面的道德规范,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构成了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置于突出位置。从毛泽东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为全体国民的公德”,到邓小平提出“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再到江泽民提出“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三代领导集体有关道德建设的思考一脉相承、不断深化,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新世纪来临,中共中央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道德建设,《纲要》科学概括了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六十字的具体道德规范。切实全面贯彻这些规范,就需要对民族精神大力弘扬。《纲要》中提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都树立了榜样,都可以同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应当坚持不懈地把民族精神注入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实践中去,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体现在全部文化工作之中,使民族精神成为鼓舞全体公民奋发向上的一面文化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着深厚的民本主义传统,自周秦以来古代思想家们开始思考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和发展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其中所包括的顺应民心、体察民意、解决民难的论述,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在当代中国,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决定了她必然要把这一思想和道德努力推向全民族,成为整个社会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思想和道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尊民、敬民、爱民、便民,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批评监督,关心群众疾苦,是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那种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困难充耳不闻,当官作老爷的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作风都是违背民族精神的,只会疏远与群众的感情,危害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物质文化需求上下功夫。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史,“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等都是生动表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典型事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古人的格言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艰苦奋斗是一种革命理想主义和求实态度的统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廉洁自律的不懈追求,也是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境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使艰苦奋斗精神在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凝聚,绵延不绝,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梁启超语)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培养既继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让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凝聚起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勇气,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而奋斗不息。

(执笔人侯水平杨先农向宝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