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被人们誉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它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5%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全国22%的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国28.4%的出口额。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在“长三角”;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这里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全国利用外资总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
近日,长江三角洲地区频繁的高层互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坐不住”的浙江人,全国“两会”刚闭会,便考察上海,取经江苏;而几乎同时,江苏人也赴上海、奔浙江,共商发展大计。
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贸易与人员往来非常密切。
上海,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总量连续10年以12.5%的速度增长,从893亿元猛增至5000亿元。它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土地存量置换集聚城市改造资金,利用资本市场为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利用高度开放的市场体系服务全国。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核心,分别制造了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车程辐射区,覆盖了“长三角”15个主要城市。目前上海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制造业正在向外扩散。这也使“长三角”其他地区对上海的依赖进一步增强。
苏南,近年来以招商引资强劲拉动外向型经济增长。自从1993年明基首先入驻苏州工业园之后,江苏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台商投资的热土,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一半在江苏。其中苏州一地的台资项目就占了全省的1/3,3200多家台资有80%处于盈利状态。2002年,苏州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80亿元,经济总量在“长三角”位居第二、全国第四。
浙江以民营经济大步赶超。善于藏富于民,敢为天下先的浙江,鼓励私人资本博弈市场。其中以“温州模式”为代表,从小纽扣、打火机等小物品做起,短短十多年,浙江的许多轻工产品创出了名牌,经济增幅跃居全国首位。
“谁能主动接轨上海,谁就先一步获得商机并快速发展”,已成为三地的共识。城际间快速通道飞速延伸、增长。北面,有江阴长江大桥、长江二桥、苏通大桥等接轨上海的通道;南面,有浙江金华、温州等地纷纷架桥修路。苏浙企业进军上海,浙江就有5万家企业驻进上海。
随着上海在“长三角”地区龙头地位的日益凸显和交通、通信条件的不断改善,三地间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良好态势。在如此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下面,沪苏浙人对优质资源的整合已不满足于1+1大于2。而正在做着“1+1+1大于3”的“三赢”文章。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应分为三大城市圈:一是京津唐城市圈,主要有技术优势;二是长江三角洲,主要有区位优势;三是珠江三角洲,主要有制度创新的优势。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只有在制度创新“指挥”之下,方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些专家通过对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对比,总结出珠三角四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专家认为,珠三角地区电子、医药、建材等行业产值均居全国之首。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中国的石化行业、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基本沿长江流域和环渤海地区建设,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对中国重工业投资方面的项目,基本也集中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岛等地。目前,珠三角地区钢材、原煤、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不到3%。
二是经济辐射能力较弱。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的优势,上海从我国近代以来就对全国形成扇面辐射,在长江流域溯江而上,辐射到包括中上游的整个流域地区。沪宁高速公路的开通、京沪铁路的提速,也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力;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看,上海主动推动与江苏、浙江直到安徽的协调合作,形成区域整合优势。相对而言,珠三角地区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自成体系,对周边辐射不够。而当前,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首先会考虑对中国市场的辐射能力。
三是营商成本逐渐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减弱趋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都在迅速提高,相对“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已不占优势。
四是人才资源不够雄厚。长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科技与教育力量,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1999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每百万人拥有1.13个高校和5.39个研究机构,而广东每百万人只拥有0.69个高校和4个研究机构。
以上四点从另一面凸显出“长三角”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