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长三角”发展“支招”

2003-04-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长三角”发展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第一个问题是行政分割篱笆多。一位民营企业家讲了这样一桩事:在江苏免检的产品到了外省市还要再检,甚至在同一个省内,这个城市的免检商品进入其他城市还要再从上到下“跑一趟”。这实在让许多企业吃不消。

第二个问题是重复建设。目前“长三角”因为竞争手段单一,出现了严重的产业重构现象,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选择石化的有8个,选择通信的有12个。苏锡常三地前五位产业完全一样。而江苏沿江各市为了将市区面积扩大到江,重复投资了大量的集装箱码头,从江阴到南通60公里岸段,有68个万吨级泊位,平均0.9公里就有一个。有的港口利用率仅50%。

如果整个“长三角”是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那么,上海便可以选择张家港,或太仓港,或者北仑港,但目前上海为了拥有自己的国际深水港,选择了大小洋山港,并计划为1300万标箱,规模超过香港。这样,使得近距离的北仑港运力严重过剩,只用了10%的潜力。

第三个问题是同一产业正面对抗。江苏和上海的汽车行业之争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南京的跃进汽车在去年计划与上汽合并未遂之后,2002年11月26日,跃进集团正式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脱钩,资产划归江苏,江苏放出话来:“整合全省汽车工业——要么以跃进为主体,要么以春兰重卡为主体。”

就在这个声音传到上海不久,上汽集团正式向外界披露,与美国通用成立合资公司,上重卡项目。上海与江苏的汽车工业,从当初国家布局一直到前几年,都是以上海发展轿车、江苏发展轻货、客车为各自的主攻方向。但“卡车事件”成为上海与江苏在汽车工业上的第三次明显冲突。

第四个问题是恶性竞争多方受损。除了同一产业的对抗之外,“长三角”各地在吸引外资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已经开始危害到“长三角”的整体利益。

目前,招商引资规模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一环,税收优惠政策则是各地吸引外资的有力武器。许多地方早已突破“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底线,“五免五减半”的政策已经在一些地方暗地里执行。当初,“台基电”在“长三角”选择投资地时,一些地方甚至承诺给予“十免十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南京大学商学院刘志彪教授说,“长三角”经济中的内耗问题,以及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不是降低了,而是随着总量的扩大越来越严重了。

针对以上问题,有专家提出:

一要建立“超政府”,破除“诸侯经济”造成的行政分割。“长三角”急切需要有一个超越地方利益之上的组织,能够对区域作出统一协调,减少内耗,形成合力,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使得市场营销高效运转。

二是眼睛要向外看而不能仅局限本地。如今的产业分工,是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产品的流通与营销就不再局限于本地区,而是更大范围的运作。现在,国内竞争当然还在继续,国际性竞争却已登堂入室,先行一步就少了被动。

三是靠市场而不能单纯靠政府。现在,“长三角”15个中心城市都有雄心勃勃的计划,要把自己建成领先于全国和世界的行业巨头。实际上,“巨头”的称谓是市场给的,而不是政府自封的。因此,应该让各地产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四是优化结构,追求合作上的竞争。“长三角”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错,但不能争着上同一个项目,搞同质化竞争。“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五是争取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争取外资进入,利用核心技术,发展各类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还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通过努力,“长三角”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的领跑者,带动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实现经济腾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