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9日电教育部日前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定期进行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为学生宿舍配发体温计,对体温高者进行密切观察、排查。
教育部18日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强调,各高校必须做好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预案,建立紧急应对机制,切断病源在学校内的传播。要在校医院内事先安排一定数量的病房作为临时隔离观察室,并与当地卫生部门协商确定指定的收治医院。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然后立即与指定医院联系进行转诊隔离。出现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高校,可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完成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保证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加强管理,尽力阻断非典型肺炎病源进入校园。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取消各种旅游团组进入校园,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并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尽量减少或不参加大型集会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动员和组织学生、教职工“五一”长假期间在学校及当地休假,不外出旅游,外地学生不离校回家。
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高校从本月19日起实行每日下午3时之前向教育部报告发病情况的制度。各高校附属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每日向所在地(区、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非典型肺炎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及相关情况。